人民网>>观点

让孩子吃饱肚子上学(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①·儿童营养篇)

朱 磊 刘 峰

2014年05月18日03: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孩子吃饱肚子上学(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①·儿童营养篇)

  编者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孩子更是改变命运的寄托。

  你也许想不到,当城里孩子对大餐挑肥拣瘦时,有的农村孩子还吃不饱;当城里孩子在游泳池、塑胶跑道玩耍时,有的农村学校连操场都没有……由于城乡二元、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城乡儿童成长存在明显差异:营养不良、教育滞后、信息闭塞,一些贫困农村的孩子早早输在起跑线上。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会造成贫困代际传递、阶层固化的后果。

  “让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公平的机会”,国家重视起点公平,已经采取营养改善计划、异地高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然而补“短板”非一日之功,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本版将推出连续报道。

  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不仅关乎农村未来,也关乎国家未来。

  1.孩子心声

  以前餐餐馒头就咸菜,肚子老打鼓;现在每天有蛋、肉吃,整天都有劲

  “早上一个蛋,中午一顿饭,饭菜比家好,吃得肚肚饱。”一首童谣,道出了宁夏中南部贫困山区孩子心中的喜悦。对于他们来说,吃饱吃好是件幸福的大事。

  为改善贫困孩子的营养,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2010年春季,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中南部山区11个县(区)启动实施了“营养早餐工程”,为3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在校生和县城寄宿生每天早晨提供一个熟鸡蛋。

  2011年秋季,根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宁夏又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再为学生每天提供一顿午餐。2012年起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7县和另外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

  5月9日上午11点20分,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国家级贫困县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中心小学食堂里,十几位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孩子们准备午饭。

  主食区内,5位师傅忙着将蒸熟的米饭盛进大盆,用推车推到备餐台上。炒菜区,2名师傅正在大锅中翻炒着牛肉烩莲花菜,香味扑鼻。“周一白菜炒牛肉,周二是青萝卜炒鸡肉……每天的菜都不同。”食堂管理员买学萍说。

  对于五年级一班的特困生马婧而言,每天的营养午餐意义重大。母亲长期有病,父亲外出务工赚的钱基本上都给母亲看病了。四年级以前,马婧的三餐基本都是馒头和咸菜,顿顿吃不饱,一到上课肚子就打鼓。班主任席娟娟说,瘦瘦干干的马婧要比同龄孩子小一圈,学习成绩一直排在中下,不爱说话,几乎没有朋友。

  “以前早上一到第三节课后,肚子就开始打鼓,听课都集中不起精神,现在吃得饱吃得好,全天都很有劲。”马婧开心地说。

  11点50分,食堂里坐满了900多名学生和陪餐的老师。中午12点10分,校门口陆续聚集了不少从附近庄点赶来接孩子回家休息的家长。“每天都有鸡蛋和肉,在学校比在家里吃得好。”家住南源村三组1排3号的马吉珍说,现在自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不用操心孩子吃饭了。

  孩子在学校有营养餐吃,这让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村民金玉明十分羡慕。5月14日晚上8点半,记者来到他家时,12岁的儿子金哲正在做作业,妻子于彩霞正忙着擀面做晚饭。“晚餐要等我干完活回到家做,一般9点才能吃上。”

  金玉明夫妇每天早上6点半就出门打工,金哲早餐一般吃点馒头,中午回家自己热点剩饭吃。由于吃饭不正点,营养也较差,金哲看起来有些单薄。虽然对孩子满是愧疚,但也没更好的办法。 “如果孩子在学校也能吃上营养餐,我们就可以安心打工,孩子的营养也能保证。” 金玉明说。

  2.项目成效

  孩子脸色红润了,上课精神更集中了,营养不良率和低体重率分别降低3.5%和1.5%

  中午12点30分,用餐完后的学生们,一个个像小鸟般欢快地奔出食堂。“最大的变化是,孩子们的脸色比以前红润了,上课精神更集中了。”几位班主任告诉记者。

  随着营养的改善,马婧的学习成绩慢慢追了上来,在4月28日的期中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三名。“她的笑容比以前多了,朋友也多起来了。”席娟娟笑言。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于这样的特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很可能改变一生。”校长马龙说。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3年来,全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董宏伟介绍,2012年5月和2013年6月,宁夏教育厅营养办委托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项目实施地区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了两次监测对比。

  两次参加监测工作的陶秀娟老师明显感觉到,山区孩子与城里同龄孩子相比,普遍矮小瘦弱,精神面貌、反应能力都要差一些。城市里的孩子,小学初中肥胖的挺多,在南部山区很少能见到。“很多孩子营养不良、贫血,我们在给孩子做体检的时候,一些孩子采集指尖末梢血时,需要反复挤压才能采上。”

  但与自身相比,营养改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随机抽取的3431名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营养不良率由2012年的7.6%降低到2013年的4.1%,较低体重率由48.6%降低到46.9%。”监测项目负责人、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杨建军说,这说明营养状况有改善,但两个比重仍然较高,还需进一步的干预。

  “监测显示,学生热量、脂肪摄入基本满足需要,但总蛋白、优质蛋白摄入量较低。”杨建军认为,免费午餐食物种类还是比较单一,应适当增加食物种类,提高质量。

  3.推广困境

  扩大覆盖面还需更多资金保障,膳食补助标准待提高,炊事员工资保障难度大

  记者采访发现,宁夏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自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学生膳食补助标准由3元提高到4.6元,将实施范围由国家试点的7个县(区)扩大到11个县(区),“提标扩面”后每年增加的1.2亿元支出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

  但即便如此,工程实施面临的困难还是不少。

  “县城寄宿生及像金哲这样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在校生无法享受营养改善计划,下一步发展,还需扩大范围。”董宏伟介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定位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初中撤并到县城,农村初中生只能到县城就读,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在校生大多是农村孩子。

  宁夏很多贫困地区山大沟深,常年缺水,不少学校窖水只能保障日常用水,为了给学生供餐,只能挤占办公经费从县城大量拉水。“很多干旱地区的学校,蔬菜基本上全部依靠城市批发市场供给,价格高,品种少,学校伙食调剂难度大,无形中降低了学生优质营养素的摄入量,影响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董宏伟说,两次营养监测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各年龄段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远远不足。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宁夏于2011年就先期筹措1.05亿元用于各地各学校新建、改建食堂(操作间)以及厨房设备采购,使学校具备了供应完整午餐的条件。自治区财政提高了试点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增加部分主要用于食堂运行补贴。

  目前,宁夏基本实现了由食堂供餐的模式,同时学校聘用了大量的炊事人员。按照规定,炊事员工资由本级政府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各县(区)基本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炊事人员工资足额保障难度很大。

  “建议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或指导各省市、区按照一定比例建立炊事员工资专项补助机制,解决在这方面的投入难题。”董宏伟说。

  “牛羊肉价格在每斤30元左右,而猪肉价格却只有每斤13元左右。”红寺堡区教育局营养办主任蒋永刚建议,出台设立民族地区专项补助办法,提高膳食补助标准。

  延伸阅读

  贫困地区儿童

  营养改善实践

  1.孕妇和6—24个月婴幼儿营养干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全国妇联等在多地试点,有效降低了孕妇和婴儿的贫血率,减少了新生儿营养不良。其中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做法包括:为孕妇免费提供微量营养素补充,为婴幼儿免费提供辅食营养补充。截至2013年6月,青海乐都、云南寻甸两县6529名婴幼儿和5329名孕妇受益。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自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699个试点县2240万学生受益。

分享到:
(责编:耿聪、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