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环球时报:我们应该向非洲人学什么

劳木

2014年05月16日09:10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劳木:我们应该向非洲人学什么

  我们应向非洲人学什么?这是近年来被不断提起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对非洲的成功访问,使中非之间更加交往密切,休戚与共。目前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已达2000多家,在那里工作的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数以百万计。无论是从“入乡随俗”方面着想,还是从精神道德层面考量,向非洲人学习都不应止于口头,他们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着实不少。譬如:

  敬畏自然。出于对“万物有灵”的虔诚信仰,非洲人对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的行为深恶痛绝。像坦桑尼亚,素有“野生动物乐园”之称,斑马、犀牛,狮豹、羚羊,品类数量之多,雄冠天下。住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周边的多是穷人,他们即使饿肚子也决不吃“丛林肉”。更没有人偷偷开“野味店”,发不义财。这多半并非慑于法律的威严,而是出于自我道德约束。只有在个别旅游点开设的西餐馆才有野味供应,对象主要是喜欢猎奇的外国游客。

  遵守秩序。我在非洲工作多年,访问过东部、南部非洲十多个国家,很少见当地人吵架斗殴。他们乘车、购物都耐心排队,井然有序。这实在令人感叹:他们物质匮乏,教育程度不高,却彼此宽容,懂得礼让。

  乐于助人。在非洲问路,不担心遭冷落,怕的是对方太热情。坦桑尼亚的农村基本是土路,下乡采访时,车子不止一次陷在泥里动弹不得。这时候,附近村民闻风而至,帮着推车、抬车。通常我们送他们一点中国的小礼品,有时拿不出什么,他们也不在意,车子开动,他们乐呵呵地冲我们喊:“祝你们好运!”

  很少私心。从在非洲的中国专家那里听到的两个事例,至今难忘:送当地工人一包香烟,他绝不会揣进兜里,留着自己抽,而是把它发给在场的人;给当地孩子一听罐头,他不会拿着跑回家,而是当场打开,跟小伙伴分享。曾有个似是而非的说法:非洲人私有观念缺乏,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此说对错姑且不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非洲人的私有欲寡淡,显得格外可贵可爱。

  知恩图报。任凭国际风云变幻,非洲人始终视中国为“全天候朋友”,对中国的支持帮助感念不忘,并给予切实回报。远的有,“把中国抬进联合国”;近的是,针对西方诬称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他们仗义执言,予以有力驳斥。非洲人可不像个别亚洲国家那样,从中国得到大把好处,却又回过头来反咬一口。

  过慢生活。非洲人时间观念差是出了名的,“非洲时间”一说明显含有贬意,如今则有了备受推崇的“放慢脚步过日子”的正面解读。▲(作者是资深媒体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