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远,44岁的刘敦和今年2月份在田间劳作时双脚受伤感染。先是双脚起水泡,接着浮肿、发黑发臭。然而,他家里没钱,新农合也未办理,就一直没到医院检查治疗。不久前,他实在无法忍受疼痛,用摔碎的茶杯碎片将自己双脚割掉。(5月13日新华网)
“用摔碎的茶杯碎片将自己双脚割掉”,一想到如此惨烈的自虐场景,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其实,田间劳作时受伤感染而已,如果及时治疗,既没什么难度,也要不了多少钱,忍受着病痛的刘敦和,却无人可以求助;吊诡的是,等他终于自断双脚,立即成了新闻,“县政府及乡党委政府”也立即“高度重视”起来。可他断掉的双脚却永远无法再回来了,难以想象,他的后半生将要如何度过,“高度重视”的政府会一管到底吗?为什么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的“紧急救助”,总要在事情成为无可挽回的悲剧之后?
在县政府的情况说明里,强调是“家人未及时送到县医院检查治疗,耽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同时特别以“春节前后,乡村干部走访慰问时对其发放困难救助,但未听他说起病情”,来撇清政府责任。
或许是因为刘敦和当时病情尚不严重,或许是接受困难补助的他不好意思再开口;但是,当地村民是否知道,有困难可以找政府?如果找到政府,政府又会不会管?我认为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当地救助机制非常完善,政府部门又尽职尽责,自断双脚的悲剧绝不可能发生。“不知道”不是推脱责任的借口,不成“负面新闻”就“不关心”,才是问题的本质。
广州市的一笔预算1亿元的救助重症病人的转移支付款项目,执行率为零。一边是无钱治病的悲剧和悲情求助,一边却是政府性公共基金睡大觉,类似现象绝非个案。自断双脚的惨剧背后,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如何更好地将阳光普照到刘敦和们的身上?刘敦和应该朝谁喊救命,有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机构,可以倾听那些无钱治病者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