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环球时报:泰国民主成越系越紧的死结

杨光斌

2014年05月08日08:51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杨光斌:泰国民主成越系越紧的死结

  泰国宪法法院昨天又做出一个并不让人意外的判决: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2011年调动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他汶违宪,宪法法院判决剥夺看守政府总理一职。泰国宪法法院真是为泰国岌岌可危的政治火上浇油,不出所料,“红衫军”将于本周六举行大游行,捍卫英拉。泰国的新动乱开始了!

  泰国宪法法院已经不是第一次给泰国政治“添乱”了。此前,已经连续两次判决亲他信的总理违宪,一次是因为前总理沙马在电视节目上表现厨艺而拿了电视台的象征性报酬。

  泰国宪法法院为什么要如此表现?看看法院的构成就知道了。1997年刚成立时15名成员,8人由上议院委任,7人由司法部委任。众所周知,泰国军方、司法系统都是亲有产阶级的政治势力,也就是亲黄衫军和城市中产阶级。目前,泰国宪法法院有9名成员全部由司法部委任,而泰国媒体说法庭负责人即总检察长是前总理他信的政敌。

  看来,泰国宪法法院并不是简单地要捍卫宪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而是为捍卫特定利益。但即便是捍卫特定利益,至少也要有说得过去的宪法上的理由,对政府日常事务和日常政治生活的随意干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有人将其形容为“司法政变”。

  一个为捍卫宪法而成立的护宪机关如何搞起“司法政变”?其实,在泰国并不罕见,实行宪政主义的菲律宾、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的宪法法院,很多时候并不捍卫宪法,而是成了特定利益、特定阶层的政治工具。这种“普遍性”应该让很多理想主义的志士仁人错愕不已。

  中华民族是一个骄傲的民族,我们总是在向往、学习那些最发达国家的“最好的制度”。我们是学习型民族,学习本身并不错。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反思型民族,反思自己曾经学的、其他国家学的,为什么很多最后都是南辕北辙?

  其实,由宪法和宪法法院所构成的宪政与其说是一种制度,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也没有宪法法院,但是大家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宪法,所谓的习惯法其实也就是道德律和文化律。相反,没有相应的文化基因,即便是把活生生的宪法、宪法法院等硬制度拿来了,最终也会事与愿违。

  “南橘北枳”的故事决不止于此,而且还在以其他形式反复地上演着。遗憾的是,重复上演的都是政治悲剧。为什么呢?著名民主理论家施密特说了一个中国学者绝对不敢用的词:基因上的缺陷。他这样说,过去几十年来大多数的政体变迁都不尽如人意,枉费了当年为此而付出的斗争和牺牲;不仅这些第三波民主化国家的民主质量低劣,而且在已经建立民主制度很久的社会里,也充斥着大量的无效治理?其根本原因则是这些社会中的“基因上的缺陷”使得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举步维艰,反而成了越系越紧的政治死结。▲(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