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出门不能太寒碜”折射融入感增强

涂启智

2014年05月04日08:5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出门不能太寒碜”折射融入感增强

  北京青年报推出的“北京外来劳动者调查”,从技术工人到服务员,倾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讲述他们的北京故事。来自安徽芜湖的43岁农民工曹昌宝告诉记者,他已来京十年,出门会注意衣服整洁, 不能太寒碜。

  农民工在务工城市生活,出门讲究着装整洁,不想让自己太寒碜,不仅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自然反映,更是对城市产生融入感的生动诠释。假如农民工对务工城市没有丝毫感情,认为自己跟这座城市没有“半毛钱”关系,一般是不会在意自己着装仪表的。

  这是否也间接表明,包容、理解与善待农民工的城市人群越来越多?值此令人欣慰“融合环境”,社会当乘势而上,继续凝聚共识,促使城市进一步包容与善待农民工。虽然农民工在城市干着“脏、苦、累、重”一类的活儿,但是城市已经离不开他们。假如没有农民工,城市高楼如何拔地而起,城市道路怎能宽敞明亮?假如没有农民工,地下管网如何运行畅通,城市面貌怎能日新月异?因为特殊的劳动工作环境,即便农民工兄弟上班时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到下班时也可能会弄得脏兮兮的,他们回到住宿地方,或许要乘坐一段公交,或许要步行抑或骑车穿过大街小巷,总不能让他们在一身灰尘汗水情况下立即换一身干净衣服再回住处。此时,即便农民工兄弟着装灰头灰脸显出寒碜状,周围人们也应给予包容和理解。不仅如此,像曹昌宝这样长年在外打拼的农民工,中国大概有两亿多人,他们为了改善家人生活、为让子女接受良好教育,默默忍受着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在为城市现代化做出独特贡献同时,也为家人提供了衣食保障,可谓“辛苦了自己、成全了许多人”。农民工兄弟理应受到全社会的由衷尊重。

  在肯定城市善待农民工时候,还应该看到,现实中歧视农民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政府仍须从多方面努力,消除不合理现象,保障农民工权益,增强其城市融入感与归属感。当切身感受到城市有爱,农民工在衣着礼仪方面必然更加讲究。政府要从“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生产有安全、参保有办法、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具体着手,促进农民工群体有尊严地融入城市。

  当然,农民工兄弟自身也应讲究起来,注意日常仪表形象,比如乘坐公交或者于街巷行走,先将身上灰尘拍打掉,将头发稍微梳理整齐一点;再比如,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抽烟或者高声喧哗等。城市人下乡要入乡随俗,农民工进城也应“入城随规”,这样做不但是建构自身良好形象的需要,也是尊重礼仪尊重他人的体现。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