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劳动节,为“过劳死”默哀一分钟

滨兵

2014年05月01日10:2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25岁的IT行业员工加班猝死、37岁的大学讲师倒在讲台上、一名货车司机连续开车两天两夜猝死……何时“过劳死”才能离我们远一些?据一项长达10年的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北京市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2岁降至53.34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平均寿命75.73岁低22.39岁。本来生活条件好了,寿命也该更长了,为何却反而短了?显然,是与工作强度、工作压力是有极大关联的。今天是五一劳动节,能否为那些“过劳死”默哀一分钟?

“过劳死”的背后,则是劳动者尊严的丢失。一个劳动者如果休息权能够得到保障,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过劳死”。本来,对于劳动者的权益是有法律保护的,可事实上,许许多多劳动者的权益却被无情剥夺了,加班成为最寻常的事,更严重的是,加班了,永远拿不到加班费。而带薪休假也早成为“传说”,遥不可及。

根据法国最新劳动法,晚上6点后到早上9点之前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公司将不被允许向员工发送邮件,也不可以向员工打电话。这被网友热捧,呈现了太多的羡慕之情。的确,从现实来看,这离我们太遥远,退一步说,即便是也有这样的劳动法,恐怕在执行上也是个大难题,更何况,现在对于法律的敬畏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我们都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然死亡”,人老了,才离世,一点都不想发生“过劳死”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生“过劳死”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是对法律的羞辱。可更见荒唐的是,一旦发生“过劳死”,却往往面临维权难度较大的现实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过劳死”仅为一个俗称,这个说法既没有医学上的明确定义,也没有法律上的清晰界定。五一劳动节,为“过劳死”默哀一分钟。如何让“过劳死”的劳动者走得安心?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