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爆料,河南鹿邑县居民肖建鹏的户口被离奇注销,疑与他和妻子多次向上级举报当地派出所所长有关。对此,鹿邑县公安局回应称,肖建鹏的户口的确被注销了,但无法查证原因。(4月27日《京华时报》)
公安局将辖区居民的户口给注销了,却无法查证原因,这不符合常识。据肖建鹏妻子反映,2013年1月,派出所所长王枫曾当面威胁说,再告他就注销她丈夫的户口,看你户口被注销了怎么告。此话真实性有待查证,但派出所人员说的“领导让注销的”,公安局说的“无法查证”,与肖妻的说法,应该是构成了一定的“证据链”。
以“注销户口”阻止公民上访,在2012年就曾有报道:湖北女子吴远秀因为上访被注销了户口,尽管手持公安机关发的二代身份证,但电子系统中没有任何信息,结果她成了一个“不存在的人”,身份证被认为是假的,任何单位都不接待这个“没有身份的人”,也就无法上访了。肖建鹏的户口被离奇注销,是否是这套“业务”再次实操的结果?
公权机关轻易注销居民户口、剥夺公民“身份”以及附在其上的各种权利,这是公民权利“不能承受之轻”。而这种权利之轻后面,不只有一些官员滥用权力,挟私报复,更有公民申诉无门,面对各级监管“集体”不作为的无奈。肖建鹏的户口已被注销一年零三个月,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正常渠道”却不能恢复他的身份和权利,只能通过网上曝光,找媒体维权。而假如网曝不能引起舆论关注,媒体监督效果有限,被非法注销户口、剥夺身份权利的公民,到哪里去找回自己的“身份”呢?
公民权利如此之轻——说被剥夺户口、身份信息权利,就给随意、轻易地剥夺了;合法的权益,要依法找回来竟比登天还难,我们需要解决和反思的问题,就不只是有些人滥用权力,和有些部门的不作为或官官相护,更要找找体制中出了什么问题。
一些权贵之人,拥有两个以上甚至八个户口,能够顺利通过各级审查,合法地登记在信息系统中;一些小百姓,唯一的户口被人为注销,或是身份信息出现错误,比如被冒用后留下“污点”,费尽周折却难以改变事实,这绝不仅仅是户籍制度与管理漏洞能够解释的,根本问题是法制对公民权利保障之弱,社会对公权力监督之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