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总理关心三峡移民就业尽显民本情怀

杨飞

2014年04月28日13:0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万州考察。当了解到政通通信公司吸纳大量当地三峡移民就业时,李克强说:“我最关心的是大家就业。有了就业就有收入,就能逐步过上好生活。”对年轻职工多次提出合影等要求,李克强“有求必应”。(4月27日中国新闻网)

犹曾记得,还在2008年出席三峡建委会议时,李克强就谆谆告诫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扶助政策。当时,李克强的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发展库区经济、着力推动社会事业、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实打实的建议,曾经让无数三峡移民为之感动落泪。

如今李克强在万州考察时表示最关心就业问题,更是说到了移民心坎上。因为三峡移民作为典型的非自愿性移民,其搬迁后的发展甚至已影响到整个库区乃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就业堪称民生之本,也是三峡移民生存与发展的保障。若是没有了工作,三峡移民连生存都将成为问题,更别说什么为库区发展做贡献了。总理对就业的重视,相信原因也在于此。

事实也确实如此,带着对移民就业问题的重视,重庆很早就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移民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对三峡库区的城镇未就业移民中特别困难移民免费进行半年培训以提高其劳动技能、引导和鼓励主城区对口支援等,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如今再加上政通通信公司等单位吸纳大量当地三峡移民就业,可以说三峡移民的就业难题已经得到很大解决。

其实,不仅是移民就业问题,三峡移民的民生状况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先前一项统计数据就曾显示,库区内部城乡差距得以缩小,农村移民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2239元提高到2011年的7080元,超过全国及重庆平均水平。至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更是改善明显,人均住房面积比搬迁前增加10余平方米。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表示三峡移民生活水平在节节高。

当然,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就是三峡移民由于基数太大,导致一些移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百分百就业也未完全实现。再加上农村移民人多地少矛盾尖锐,城镇移民积蓄大多花费在住房领域致使缺乏发展后劲等等,这都警示着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做好三峡移民的民生改善工作,千方百计使广大三峡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有这么一个细节很是值得我们注意,就是对于年轻职工多次提出的合影等要求,李克强总理都是“有求必应”。仅这一点,就足以显示出李克强总理对普通员工的关怀,以及其浓浓的民本情怀。以此为契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数万万民众的不懈努力下,三峡移民的生活必然越过越好,民族复兴“中国梦”实现也将越来越触手可及。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