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青报:七国集团制裁俄罗斯的国际政治后果

卜永光

2014年04月27日08: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七国集团制裁俄罗斯 的国际政治后果

  七国集团领导人25日晚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快速采取行动”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几乎同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宣布,普京总统已被授权可以向乌克兰出兵。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大国冲突再度升级,使一周前日内瓦四方会谈带来的和解信号转瞬即逝。虽然,与俄罗斯在索契冬奥会闭幕之际出兵克里米亚时的剑拔弩张相比,此次大国对峙并没有距离战争更近,但对国际政治的演化而言,却更具标志性意义。

  七国集团联合制裁俄罗斯,标志着冷战后形成的“西方”概念已经被重塑。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下的俄罗斯一度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1991年年底,俄罗斯甫一独立,便开始参加七国集团会议,并在1997年正式加入其中。“G7”升级为“G8”,标志着“西方”边界的大幅度扩展。不过,由于西方对俄并不信任,通过北约东扩等举措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叶利钦在执政后期开始放弃“一边倒”政策,转向了与西方保持一定距离的“双头鹰外交”。进入新世纪,普京的铁腕政策使俄罗斯与西方的裂痕进一步扩大。尽管如此,“G8”的存在,意味着冷战后形成的“新西方世界”仍然能够得以维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G8”进一步扩大为“G20”,标志着人类在全球治理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继续远离了冷战阴影。正因如此,“七国集团”已经成为一个较少被人们使用的概念。此次“G7”采取联合行动对抗另一个“西方大国俱乐部”成员,撕裂了冷战后形成的“G20”特别是“G8”概念,意味着“西方”的边界将被重新划定,甚至是“冷战铁幕”的再现。

  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二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大国无战争时代”。据此观点,我们进而可以把二战迄今近70年的世界历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冷战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没有爆发大国间的战争,但美苏两大国在核武器“恐怖平衡”基础上的角力,使战争的危险长期萦绕在国际社会之中。第二个阶段是以全球化加速推进并重塑国际权势分布为主要特征的后冷战时期。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暂时成为单极霸权,但实力不足以全面管控权势日益分散化的复杂世界。全球化的日渐深化使大国高度相互依存,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推动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和平发展,国际政治的“整体性”也在不断增强。

  “大国无战争”的主要依据,一是“相互确保摧毁”使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具有毁灭性后果,二是全球化把大国乃至整个人类连结成为利益紧密关联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以来,乌克兰内乱引发的世界政治地缘中枢区域的断裂,并没有改变上述两个根基。尽管乌克兰临时政府总理警告“俄罗斯试图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在上述两个根基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俄罗斯与西方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正因如此,面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进攻态势的日益增强,西方大国的对策仍然限于加强制裁。同时,由于大国间相互依存的增强,制裁所能达到的强度和有效性,都将受到很大限制。正因如此,七国集团发表对俄制裁声明的同时,仍在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大门“依然敞开”,且具体采取何种制裁新举措,仍由各国自行决定。这表明西方七国仍然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联合制裁时的“集体行动困境”,也很难通过制裁让俄罗斯屈服。

  在这种形势下,七国集团的制裁和俄罗斯强硬态度碰撞的最大国际政治后果,在于很可能会改变当前“大国无战争时代”第二个阶段的特征,推动其进入二战以来的第三个阶段。这个新阶段虽然同样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将更多表现为前两个阶段特征的混合。俄罗斯与西方的对峙很可能因为制裁和反制裁而长期化、尖锐化。“冷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国际政治演进的和平性特征有可能被国际局势的整体紧张破坏,甚至不能排除大国之间有节制的局部冲突发生的可能。

  在乌克兰乱局中被撕裂的,不只是乌克兰自身,还包括整个世界。只是从短期看,乌克兰仍然是大国政治的最大的受害者。对乌克兰和整个世界而言,有关各方回到谈判桌,仍是最佳选择。日内瓦四方会谈开启的谈判进程能否延续,决定着乌克兰的分裂能否终止,也决定着世界政治中冲突与和解两种因素所占比例的此消彼长。

  卜永光(浙江 学者)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张玉珂)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