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让社会资本敢于进入开放的项目,必须以更刚性的制度保证社会资本的未来预期,切实打消社会资本的顾虑。
4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除铁路、港口、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工程等项目外,下一步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也将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社会资本,作为明确的政策导向近年被反复强调。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20多个部委还明确了分工和承担的任务,各部委也都曾出台过实施意见。然而客观看,成效不够明显,推进仍显迟缓。民间投资者对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仍心存忧虑,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仍然遥远。
市场反应之所以落后于政策指引,原因并不难找。市场准入门槛高的领域,往往也是垄断程度最高、行政介入最多的领域,并因此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垄断格局固化而不利于竞争格局发育,有利于审批式监管而不利于市场自决的行业生态。即使开启了欢迎社会资本进入的大门,但内部的森严门禁仍难冲破。
此次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是首次以投资体制改革的名义作出的部署。尽管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领域与过去的“新36条”大致重叠,但却包含了以改革突破僵局的意图。
突破点在哪里?就在能否切实打消社会资本的顾虑。当下,市长说了算而不是市场说了算,仍然是随处可见的行政惯性。由于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还未建立起来,什么项目需要审批,什么项目只须报备,如何在不同市场领域实施有效监管仍不明晰。在一些领域,从管理部门到垄断格局的得利者缺乏主动改革的动能。现实操作层面与政策导向层面的这种背离,让社会资本不愿进入。
此外,垄断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权重问题也没有解决。社会资本的普遍担心是,即使进入了过去不得其门而入的市场领域,如果不能实现不同资本的平等待遇,那么社会资本就可能成为单纯的输血者,而不是经营管理的参与者。基础设施投资,本就具有投资额度巨大、回报周期漫长的特点,制度成本降不下来,经营管理权又不能明晰,让社会资本不敢进入。
不愿与不敢,说到底就是市场环境不够优化。优化环境,就必须减少不合理审批的成本,就需要鼓励而不是抑制社会资本形成投资组合,拓展民营金融,就必须明确社会资本合法进入和合法退出的路径,就应该以更刚性的制度保证社会资本的未来预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80个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也是在落实和兑现改革承诺。这80个项目,覆盖面远超投资体制改革这一项,如果可以顺利推进,将实现改革的深化。形成了这样的改革局面,其刺激经济增长的客观作用也将由短暂而转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