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发现大坝的质量问题,多次反映却无人理睬。工程原计划投资900万,最后缩水成100余万。事后项目负责人获刑,但县领导无人担责。凡此种种,值得深思。
应该说,这是一条旧闻。但也正因为岁月拉开了距离,使我们可以平心静气来思考其中的问题。
发生在2010年8月的舟曲泥石流,夺去了1700多条生命。这固然是天灾,但现在看来,也有人祸的影子。此前已修成的4道大坝,不但没能分解泥石流的冲击力,反而带来更大的灾难。原因就在于大坝质量不过关,修成了豆腐渣。如果大坝强有力,虽不能完全避免泥石流的祸害,但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弱。
应当说,修大坝的决策是具有前瞻性的。遗憾的是,实施这一决策,却走样变形。京华时报记者的采访,还原了其建成前后的种种问题。大坝内部填的是沙砾残体,徒手即可抽石。群众发现大坝的质量问题,多次反映却无人理睬。工程原计划投资900万,最后缩水成100余万。事后项目负责人获刑,但县领导无人担责。凡此种种,值得深思。
尽管泥石流后,又新修了大坝,事情也过去了几年,但显然,背后的问题并没有受到真正重视和解决。也许,再来一次泥石流,这新修大坝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但是,如果不正视那4道豆腐渣大坝背后的问题实质,其深刻教训不能为当地和其他地方、领域所汲取,就必定会以另一种形态重演。
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就在于工程质量的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最后的验收,几道程序和制度都形同虚设,让这样一个豆腐渣工程轻易过关。他们为什么不履行责任?我们又该如何防范豆腐渣工程再出现?
在一些地方的工程建设中,也会出现投资缩水的情况。从900万缩成100余万之类的事情,并非仅舟曲这一特例。为什么缩水?这个原因值得深究。事实上,要保证质量,资金充足是前提。资金的缩水,必然导致施工的缺斤短两、掺假兑水。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要干成十块钱的事,这在实践中决不可能。资金不足又要求高质量,恐怕监督起来也会底气不足。
任何一个豆腐渣工程的背后,都有腐败的魅影出没。
在不少工程中,一些款项之所以缩水,就在于有的层层转包,有的层层扒皮。落到最后实际干活的人手里,要保质保量恐怕就得倒贴。一些工程之所以监理、验收都形同虚设,就在于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宁波奉化的楼碎碎,建成仅20年就粉碎性坍塌,内在腐败肌理应无二致。
舟曲泥石流,是全国人民的心头之痛。人们以“甘之南,国有殇”来描述13亿人的伤绪。尽管已过去数年,但其影响仍然在国民心中挥之难去。今天,在这个豆腐渣工程问题公之于众的时候,当地有关部门只有正视问题实质,总结经验教训,方能不负亿万民众的关切与期待,也才是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