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16时21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案件查处”专栏发布来自河南省纪委消息称:“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贾全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同一天《新乡日报》二版《政务要闻》刊发记者署名报道称,4月3日,全市统计工作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全明指出,“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宏观管理和综合考评的重要基础。”在这次统计会议上,贾全明要求“全市统计部门要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进一步提升统计的服务水平、提高统计的数据质量、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强化统计引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积极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以便“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无独有偶,类似贾副市长这种情形,前一天还在出席活动、提要求、作指示,等到活动消息见报、指示公开发表之时,官员本人已经被纪检部门宣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和“接受组织调查”,这些年已经屡见不鲜。比如,3月22日11时40分,中央纪委监察部门网站发布消息称:“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一天的《江西日报》二版却刊发了署名“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姚木根”的文章,着重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来临之际的认识和体会。就在前一天,姚木根还在动笔修改这篇文章。
《中国青年报》4月10日发表评论,题为《反腐提速终结官员登报潜规则》,以这两件事情为由头,称一个官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体报道同日公布,“不是舆论的尴尬和偶然的巧合,而是反腐提速的正常反应。”应当说,这种解释确实可以从某一角度为“舆论的尴尬和偶然的巧合”开脱,但是,并没有触及此类现象的深层问题。
过去,媒体宣传的好官员大都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倒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如今反腐提速,越来越多的坏官员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不是下台后入狱,而是在台上就进班房了。两种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官员,其实都不属于正常情况下的结果。理想的状态,好官员如果身体有病,及时治疗,不需要本人带病工作,倒在岗位上。即使好官稀缺,也没有稀缺到必须以个人生命为代价做好本职工作。身体有病的官员如此,政治有“病”的官员更是如此,及早提示,及早下岗,才能避免直接从工作岗位上跌进班房里。总之,无论是好官还是坏官,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官员越少,说明官员队伍的肌体越健康,反之则不太正常。
知易行难。如何防止越来越多的官员倒在岗位上,确实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反腐提速只是解决“带病提拔”、“带病工作”的那些官员,并不能完全解决上岗官员“没病”或不在岗位上“犯病”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官员“带病”工作倒在岗位上,都对政治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绝非是官员个人的损失。公众对政治的信任度,与政治健康官员的多少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