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观点

中央纪委“周一见”震慑官场“离轨者”

正楷

2014年04月17日05: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一个朋友说,除了人民网、新华网,他现在最常用的官方网站之一,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尤其期待每周一次的“周一见”。

  所谓“周一见”,他说,从上周一4月7日深夜开始,中央纪委设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件”周报制度,当日公布183起典型案例。本周一4月14日,则公布了220起。

  相比去年的“月报”,中央纪委现在“周报”,频度加大了3倍,有分析认为“更解渴,更及时”。除了典型案例每周通报外,同在4月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还开通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设置“四风”问题举报专栏、晒晒“四风”隐身衣专栏等专栏。

  这意味着,无论远离北京,身处大山,还是身处闹市,人在僻乡,只要你手机能上网,就可以把你看到听到拍到的“四风”问题,瞬间送达中央纪委监察部工作人员案头,并成为他们的工作线索。

  截至1月,中国手机上网用户超过5亿,网民总数达6.18亿。可以想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引导群众网络举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违规行为,并及时公开曝光,必将提高震慑力度。

  越来越多信号显示,中央纪委“打虎无禁区”,而中共对于作风问题同样零容忍。“四风”问题,常常是“小问题”。但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照在领导干部身上,所反映的生活作风无小事。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一桌饭菜、一次旅游、一场婚宴的不拘小节逐步走向腐化堕落的。现在,中共抓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问题,抓得如此之细,如此之实,既是回应民意解决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也是警醒保护干部。

  “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严是爱,宽是害。及时提醒一些小事小节问题,可以将“离开正轨”的干部及时拉回正轨。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