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张高平叔侄冤案的追责呼声一直在此起彼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一呼声更是引起许多与会者的共鸣。现在,关心“二张”冤案的人终于得到比较确切的回应——浙江将启动追责调查。
中国青年报昨天报道,4月9日,浙江省政法委政治部副主任朱巧湘称,调查组将对“二张”错案原办理过程中公、检、法各部门办案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严肃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其中包括案件的审核人——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大队长、“女神探”聂海芬。
“二张”案发生于2003年5月18日。张高平叔侄开车搭载的17岁女子被奸杀,“二张”被杭州警方收审并承认了奸杀罪行。后来张辉被判死缓、张高平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在狱中,叔侄俩都坚称自己是在暴力取证下供认强奸杀人的。10年之后,杭州警方通过被害人留下的DNA与2005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勾海峰进行比对,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结果:勾海峰才是强奸杀人的最大嫌疑人!
浙江省高院称,该案侦查机关违法使用“狱侦耳目”袁连芳采用暴力、威胁等方法参与案件侦查,获取张辉有罪供述,同时又以袁连芳的证言作为证据,直接导致了这起冤案。
杭州警方用一个不具侦查资格的“狱侦耳目”来协助取证并轻信了他,却不顾受害者留下的DNA证据,这是何等的荒唐!而“女神探”聂海芬恰恰也是这起冤案的“真凶”犯下的另一起杀人案的侦办者,她让最大的真凶嫌疑人在眼皮下错过,仅仅是办案能力问题吗?同时,作为互相牵制的检察院与法院,又为什么都没有发现此中的破绽?
十年冤狱对无辜者将构成怎样的身心伤害,没有坐过牢的人也可凭借对监狱的间接了解想象其中的恐怖。而且冤案还会殃及受冤者的亲属,并让真凶逍遥法外,让法律失去权威。
我们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名言。实际上,即便是“圣贤”,仍然也会犯错。正因为个人的“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才要建立减少和避免犯错的机制,包括公开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纠错机制等等。在法律构架上,才有公检法之分,才有疑罪从无的理念,才需要律师和陪审员。
但我们的公检法之间的关系,用过去的表述叫“兄弟部门”,属“同志”关系,往往配合多于制约。除此之外,公检法上面还有许多领导,名义上都说不能干预司法,但只要归地方长官管辖,公检法独立办案的空间有时就难以保证。至于律师,我们都知道在一些时候,他们还自身难保……
这起冤案能够公开,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仅有公开还远远不够,寻找冤案的根源和追究冤案的责任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进步,因为这种重大冤案并非偶然的失误,类似的冤案在别的地方同样发生过,最典型的是安徽于英生杀妻冤案,要不是真凶碰巧落网招供,于英生将要把牢底坐穿——但他已经冤坐了17年的牢!如果冤案止于赔偿,无人需要为冤案付出代价,那么冤案还不会停住步伐,上访的队伍还难以减员。
然而,追究责任所牵扯的往往不是一两个人,尤其当牵扯到某些官员和重要人物时,追责往往比犯错更为困难。于是我们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临时工”,以及没有真相的结局、没有答案的结果。
现在浙江终于有了开端,我们期待得到有满意答案的结果……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