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8岁“被贷款”今上黑名单,真是重名这么简单?

郭元鹏

2014年04月11日13: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去办汽车贷款,却被银行告知16年前的一笔贷款还未还清,上了黑名单。而16年前我才刚刚8岁,怎么可能贷款呢?”4月9日,提起几天来的遭遇时,内黄县高堤乡韩俄村24岁的小伙胡彦超哭笑不得,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是因为“重名”造成的失误。(4月10日《大河报》)

8岁的时候就贷了一笔贷款,而且一直未还,并且上了黑名单。对于这起奇葩事件,涉事银行的解释是,当时和一位贷款不还的人重名了,造成了工作失误。这样的解释貌似是能说通的。人无完人,谁还能不犯点错误,不犯错误岂不成了神仙了?

但是,这样的回应里,也有不少漏洞。16年前,我们虽然也实施了户籍信息的联网,但是当时刚起步没几年,最重要的是,胡彦超生活在农村,16年前,农村的户籍管理应该还是不健全的。他的户籍信息就真的可以如此方便的上了银行的系统吗?即使是重名,也还会有很多细节的,比如户籍信息上的照片,一个成年人的照片和一个8岁的孩子会有多大的区别呢?这个户籍信息上的居住地等等信息都是不一样的,缘何会出了这样的低级差错?

看到这样的奇葩事件,让我想起了贷款的乱象。在以往的时候,很多人贷款是很方便的,用假身份证可以贷到钱,用假名字可以贷到钱,用偷来的身份证同样可以贷到钱,一个人拿着20个人的身份证甚至可以贷到20个人的小额贷款。当然,这样的贷款乱象是需要有一个基础的。那就是必须在银行内部有“内应”帮忙。很多贷款之所以收不上来,对于银行内部人员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预见性,而是故意为之的。这是因为,在放贷的时候,这些业务人员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放贷10万元可以拿到2万元好处费这样的事情,已经早就不再神秘。正是因为出了事情有银行兜底,有政府兜底,才导致了贷款乱象的出现。

当然,随着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这几年银行放贷的漏洞已经正在被堵塞。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8岁的孩子被贷款事件发生在16年前,那个时候正是基层银行贷款混乱的多发时期。结合当时的贷款环境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8岁孩子进了黑名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是不是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银行的人员和这位重名的贷款人关系不错,而他不愿意偿还贷款,又害怕进了黑名单影响今后,就让银行内部的熟人找了个重名重姓的人当了替死鬼?二是,是不是当时贷款混乱,真正的贷款人利用了这个当时才8岁孩子的身份贷了款,在贷款过程中,有银行内部人员帮助了他。

一个8岁的孩子“被贷款”是不正常的事情。一个8岁的孩子的身份信息和成年人的信息差距太大了,比如职业栏里,孩子写着的必然是学生,比如照片,孩子的照片会是多么稚嫩,比如这个孩子在户口上的信息不是户主。这么多的不同点,银行职员的眼睛真的看不出来?其实,比这还奇葩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将贷款不还的官员列为死亡名单的银行,他们不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官员不还钱吗?

对8岁孩子“被贷款”事件,我们有关部门不妨用“不怀好意”的脑袋去查查,看看是不是真是“重名”这么简单?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