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工人日报:给民营医院“松绑”的利好

惠铭生

2014年04月11日09:39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闻观察】给民营医院“松绑”的利好

  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了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

  别小觑这份“红头文件”,或许它不仅会改变公众的就医选择,而且会撼动“看病难”这一顽症。

  现实中,一些地方医患矛盾突出,原因之一,大医院、好医院医生面对的病人太多,问诊、交流的时间太少。对一些医生来说,无论医术多么高超、服务多么优良,除了有限的工资外,其收入恐怕只能靠“卖药”或开检查费拿提成。于是,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甚至拿医药代表的“回扣”、病人的“红包”等现象,一再发生,屡遭诟病,甚至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于是,医改似乎进入一个死胡同——政府如果加大财政投入,完全“供养”医院,似乎没这个财力;听任医院“自收自支”、“自谋生路”,甚至医生“卖药为生”,又会衍生出许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开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起码有三个“利好”——

  其一,这是为非公立医院的发展“松绑”。当下,一些民营医院举步维艰,规模小,底子薄,良医少。而非公立医院医疗价格一旦放开,更多的社会资本会流入、汇集其中,不仅会壮大民营医院的规模,改善医疗条件,而且会吸纳更多的良医加盟。如此,将会激发非公立医院的活力与生机。

  其二,这是公众的福音。缓解“看病难”,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是,有钱人花高价到民营医院诊病,享受优质服务,普通百姓到公立医院享受政府提供的、较为廉价的公共医疗服务。其显见的好处是,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会适当减轻,政府则可以腾出更多资源投入基本医疗服务,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平。

  其三,有望带来“鲶鱼效应”。有竞争,才有活力。公立医院长期“一家独大”、“一枝独秀”,就会因为垄断滋生矫情,在医疗服务上打折扣,或者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如果非公立医疗机构加速发展,“鲶鱼效应”有望凸显,医疗市场竞争生态的形成,会助推公立医疗机构深化改革,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当然,相关部门对非公立医院医疗价格不是一放了之,而应辅之以相应的政策与监管约束机制。比如,规定政府不得干涉民营医院的明码标价;符合规定即可纳入医疗保险享受,与公立医院享有相同的支付政策,不被区别对待等。

  至于赋予民营医院对医疗服务自主定价后,是否出现漫天要价的乱象,或许不必太担心。因为对非公立医院放开的,是医疗服务而非药价。而成熟的、渴望在医疗领域长期站稳脚跟的民营医院,呈现给社会的应该是优质服务,否则,它同样会被激烈竞争的市场所淘汰——市场是最好的指挥棒,如此简单的经济学道理,相信民营医院会懂的。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