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管邀请部分商户为城管队员打分。成绩将对城管队员评优、绩效工资产生影响。“请商贩打分”率先由武汉市江岸区城管委推出。考核内容除涉及城管队员对管理出店、占道及油烟噪音污染等执法工作熟悉程度,其对待被管理对象的态度、交流沟通方式、市民投诉反馈等考核项目也占有近半比重。(4月9日《新京报》)
城管与商贩的关系,虽然不是天生对立,但如今的确紧张到“偶尔对战”的局面。为了达成和解,重树城管形象,城管方面一直是努力无限,从眼神执法到围观执法、从卖萌执法到微笑执法……这些做法,虽然获得一定的点赞,但仍被诟病为 治标不治本。不可否认,这些做法虽然变得文明了,但不是长久之计。“商贩给城管打分”显然是良性互动的开始,也是回归文明执法的契机,更让人看到了治本的影子。
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者认为,“邀请市民评审团参与考评,可以督促城管队员认识自己工作中的缺失,改善工作态度和方式。”反对者则认为,“如将商贩打分与城管队员评优、绩效工资捆绑太紧,也有可能导致城管队员在正常执法中束手束脚、不敢严格执法,容易丧失执法权威性”。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说法,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因为二者说的是两种极端情况,支持者看到的是“商贩给城管打分”的正面价值;而反对者看到的则是负面效应。任何决策都会有正面价值和负面效应,关键是如何平衡。这意味着,只要我们不走极端,“商贩给城管打分”仍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最起码互动有了,那接下来的沟通、换位思考等便会成为一种可能。对此,关键是要合理分配评价权。对于城管的评价,商贩、市民以及体制内都应有一套打分系统,至于这些打分的占比是多少,则需要综合考量,以达到最佳的平衡——既能有效遏制城管暴力执法,又能杜绝商贩评价左右城管行为。只要合理地分配评价权,“商贩给城管打分”就可能达到共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