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互联网金融冲击存款形成倒逼效应

2014年04月02日09:5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冲击存款形成倒逼效应

■ 金融观察

互联网金融对激活民间资本包括草根资本投资消费贡献了巨大力量,这种新生力量只要能够保护好、发挥好,将会成为不弱于减税调控手段而且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刺激民间资本的有效工具。

截至3月31日,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中,有8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较上一年有所下降。而互联网金融等对活期存款的影响越来越大。(据4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

活期存款是银行最优质的资金来源。优质在成本低,存贷利差大,盈利空间大。低成本存款是各家银行竞争的重点资金来源业务。受互联网金融冲击活期存款下降对银行利润增长构成较大威胁。有机构以2013年中期的数据测算,如果有1%的活期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类理财,对银行2014年利润的影响是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货币基金的冲击力。比如:余额宝在短短7个月时间里客户量竟然达到8100万,基金规模达到5000亿元,在这么短时间里发展如此之快是不可想象的。而支付宝平台有5亿客户,微信财富通有3亿客户。这么大客户量转移到活期存款的货币基金里,不但对银行冲击大,而且这种冲击力短时间里是不会减缓的。如果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无休止地推出宝宝类理财产品,那么,银行活期存款很难招架得住。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活期存款带来冲击形成了最少两大倒逼效应。首先,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正是由于银行存款利率管制使得管制利率与同业存款放开利率、管制利率与市场化的理财产品回报率形成了套利空间,导致银行存款失去了吸引力。这种管制利率与市场化融资高回报形成的双轨制弊端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包括吸收资金在内的金融市场严重不公。互联网金融在倒逼存款利率尽快完全市场化。

其次,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加快转型。各银行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期,多家银行对外披露了互联网金融战略。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尽快吸收互联网企业创新、提升客户体验的能力,在近期将推出一些结合互联网的创新产品,还会尽快推出B2B平台;中国银行已经成立了网络金融部,统筹规划并协调推进网络金融业务发展。股份制银行也在积极谋划转型,最为典型的是平安银行推出了贷贷平安商务卡、口袋银行2.0、社区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服务。还成立了产品创新委员会,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将在2014年有长足发展。

互联网金融对激活民间资本包括草根资本投资消费贡献了巨大力量,这种新生力量只要能够保护好、发挥好,将会成为不弱于减税调控手段而且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刺激民间资本的有效工具。比如说,文化产业一直苦于没有资本投资而使其发展止步不前。而近期支付宝推出娱乐宝投资于电影和游戏项目,几天时间预约投资高达30万客户。这种威力是传统金融无法做到的。如果文化、教育以及其他一些经济项目都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激活民间资本包括小额草根资本投资,潜力之大可想而知,全民资本投资就会很快被彻底激活。这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是任何措施都无法比拟的。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