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保定”要“保”什么?

2014年04月01日10:1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保定”要“保”什么?

一字读新闻

1 背负幼儿。《尚书》:“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引申为养育、抚养,如《国语》:“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

2 庇佑,保护,保卫。《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

3 依靠,仗恃。《左传》:“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李计伟 语言学者

“保”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从“人”从“子”,表示将幼儿背于背上,在篆文中,“子”讹变为“呆”,才成为今天这副模样。父母背负着孩子,含辛茹苦,舐犊情深,故有养育、保护、保证、拥有等诸多意义,这不难理解。

但怎么还会有一个“依靠”之义呢?我想,或许是应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那句古话吧,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保护孩子,拥有孩子,父母老了,自己保护拥有的这个孩子就是父母的“依靠”。

有一个城市叫保定,据说是取“永保大都(即元大都北京)安定”之意。从这个角度说,保定是把北京背在背上的,养育着它,守护着它,保卫着它,从而享有“京师门户、京畿重地”之美名;但却不曾拥有它,甚至是依靠它。

上周,河北省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称,保定将承接首都北京的部分功能,是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日前,保定市长马誉峰也表示,保定已经谋划确定了总规划面积1149平方公里的34个重点园区,为承接北京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好了准备。

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功能疏散与产业转移服务区,而不叫“副中心”,这体现了一种平等意识,是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合理分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京津冀一体化,绝对不是搬几所大学,挪几家医院,迁几家工厂,更不是圈一大片地等着这么简单,重要的是要考虑“软环境”对接,对接的条件与标准,就是要让人来了还得留得住,并且让人留得舒服。就保定而言,它的职能,它的定位,就是它能否有效缓解北京所面临的人口、交通、环境、资源、产业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它能否真正分得庞大得有些臃肿的北京的一些职能。如果这些还都没怎么考虑呢,就想着先圈一大片地,炒作一些概念,把房价“对接”起来,那就不知道“天”会不会“保定尔”了。

在此前的报道中,曾说,对于随机构搬迁至保定的人员,如果此前拥有北京户口,则不会被取消,此举是用来减少相关机构和人员搬迁阻力。所以,地方政府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要只盯着楼市升温带来的利好,而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来思考,以什么样的姿态和标准来拥抱一体化,真正做到“保一体化而享其禄”;而决策层对于一体化的设计,更要在如何打破一些行政壁垒上多花些心思。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