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络媒体爆料称湘潭一副市长在湖南涟源老家花400多万元建别墅,随后引起网友热议和转发。对此,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表示,据他了解,别墅是刘建宽兄弟姐妹分摊费用合建,网上所说的造价不属实。
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数百平的徽派别墅,矗立在涟源安平镇一处山上,显得格外扎眼。谁是别墅的幕后主人?举报信指向湘潭市副市长(兼任市公安局局长)刘建宽,并疑似牵扯出相关建筑项目的寻租线索。按理说,从程序而言,地方或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当及时发声,起码有个“正在调查”的姿态。奇怪的是,最先发声的却是“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且发布形式是“个人微博”。
一起严肃的贪腐线索,在职能部门接手之前,纪委官员以个人名义答疑解惑,这不禁令公众产生疑问:官员大V的微博,虽没有实名,却也与实名无异,动辄以官员职务的口吻发声,已经带有背书的意味,这个时候,在事实真相尚未厘清的背景下,仅凭“一己之见”而为官员说话,即便所言属实,会否有瓜田李下的嫌疑?
不管被举报的别墅实际建筑面积是400多平方还是500多平方,实际占地面积(2亩多)远超农村宅基地规划占地面积的事实,已是板上钉钉。早在2003年,国土资源部就下发通知,提出“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过量供应的地方,要进行清理”,而《中共湘潭市纪委关于重申严禁党政机关干部违规建房的通知》(2007年)则明文规定,干部不得违规建私房、借他人名义建私房等。凡此种种,轻飘飘的“合建”二字,如何解得开“合法”的质疑?
最新的消息是,新华社记者30日从湖南省纪委获悉:湖南省纪委已关注此举报,并安排人员对网上内容进行核实,若涉嫌违纪,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中国还在“打虎拍蝇”的路上,善待举报线索、珍视监督舆情,这是纪检监察部门应然的姿态。这个时候,任何感性的官员个论,都不能也不该僭越程序正义的底线。只有依法查究、认真排摸、细致判断,才能不放过一个问题官员,也不至冤枉一个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