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县委书记讲话稿抄袭折射“政风”三弊

赖明

2014年03月28日14: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委书记讲话稿抄袭遭网民举报。27日,记者通过吕梁市新闻办证实,上述情况属实,且在近日召开的交城县委常委会上,该书记已就此事做了检讨。(2014年03月27日,中国新闻网)

网友将此当作一个笑话尽情调侃。在领导讲话稿中出现这样的纰漏确实有些搞笑,但对这种抄袭行为本身,凡在各级机关搞过文字材料的人其实都知道,这并不好笑。从“领导讲话”到“经验总结”、“工作汇报”等,抄袭现象一点都不罕见。

毛泽东曾批评过“党八股”,而公文之间的抄袭或可称为“政八股”。不必讳言,目前很多机关的文字材料高手,其实多是“政八股”能手,所擅长的只是将文字重新排列组合;甚至,炮制“政八股”的水平,是衡量机关工作人员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参照“文以载道”的道理,可说“公文以载政”,像“领导讲话”这类公文,承载着本地、本部门的执政之策,对工作的开展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倘若这样的内容竟然也是抄袭而来,所谓“执政能力”显然近乎儿戏。

所以,这种“政八股”就是荒诞的游戏。然而,这种荒诞的游戏,在某些地方和部门却已经固化为一整套话语体系,其表现就是公文的千文一面,套话连篇。比如,无论“领导讲话”还是“工作汇报”,那些看似逻辑严密、庄重无比,实则浪费纸张和口舌的废话和格式,一句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变,传统的“文无定法”,竟然并不适用于机关文牍。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必须看到的是,这种游戏之所以流行,并不完全是“秘书惹的祸”。这表面看来是一个文风问题,本质上却是个政风问题。在笔者看来,公文抄袭成风,折射出政风的三种弊端。

其一是官员的标签化、符号化现象。时下,某些场合以请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出场和讲话作为一种象征,所以很多官员经常要出席会议进行讲话。然而官员本人往往对所讲内容并不熟悉,于是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自己把关。

其二是官员浮躁、惰政的现象。有些官员心思并不全在工作上,工作成绩乏善可陈,也缺乏真正的见解,于是只好写格式化的空文,讲套路式的空话,以示“不落后”;当然也有的为求仕途安稳,以不暴露个性和锋芒为最高选择,于是讲话、发表文章都不愿脱离既定的格式和内容,以示“随大流”。

其三是“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官员级别终身,在某一部门的任职却受到期限限制,于是很多官员在不同部门间调来调去,经常面对陌生的领域,讲些正确的空话、套话或是不得已。 

不难看出,在上述三种情形下,都是需要“套话”的。而正因为对“套话”的需要如此之多,互相抄来抄去的“政八股”才很难绝迹。是啊,“套话”数量有限,而机关文牍无涯,“八股”的久了,抄袭过来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实属必然之选。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