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环球时报:中法“地缘文化”惺惺相惜

张胜军

2014年03月26日08:52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张胜军:中法“地缘文化”惺惺相惜

在巴黎,这个城市丝毫不让我感到陌生,仿佛与它原本没有距离。根据林语堂的分类法,几大国中法国人跟中国人是最相像的,比如非常为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自豪,非常讲究含蓄和人情味。在当今几大国中愿意从文化的视角遥遥相对、惺惺相惜的大概就只有中国与法国了。

临行那天我们见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他说:“现代世界不能遗忘古老文明,当今面临的许多问题和挑战可以从古老的智慧中寻求答案,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圣人贤士具有很好的智慧。”拉法兰还很中肯地建议中法之间加强世界领导力的对话,他认为领导力方面的对话有益于推进中法两国在国际问题上的相互合作,有益于为中欧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拉法兰的建议引人深思。中法之间文化交流如果从18世纪初定居巴黎,为路易十四担任中文翻译的黄嘉略先生开始算起,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上世纪末以来,中法确定举行中法文化年活动。2006年起举办了7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系列活动。不得不说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在内容和层次上仍有改善空间。年复一年的演出、展览或文物、民俗色彩的传统工艺品的展示,又有哪些交流活动可以超越400年前黄嘉略与孟德斯鸠的交谈,甚至今日拉法兰先生的倡议呢?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而我对中法之间的“地缘文化”关系寄予厚望。在我看来,“地缘文化”关系与“文明冲突论”大异其趣,与“地缘政治”学说亦是南辕北辙。地缘文化关系是一种文化再生的亲和关系,也就是具有文化融合创新的条件和契机的关系。尽管文化存在差异甚或冲突,但相互之间的互补、启发和融合创新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旋律。

我们只有从历史和全球的视野中才能把握中法地缘文化关系的精髓。法国文明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英美文明的一种平衡。对中华文明而言,全盘西化即全盘接受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是不可能的。因此中法文明若能深层对话、融合,创新出一种人类政治文明,则善莫大焉。中法“地缘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标志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再生。而要确立新型中法“地缘文化”关系,应从两国文明战略合作的高度来建立中法文化通道,打造深度的文化项目和文化再创造项目。笔者认为,中法应有国家层面的文化合作项目,包括世界领导力对话,由两国各界顶尖精英共同推动,并形成某种制度保障。▲(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