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
时隔9年之后,美国大专院校委员会日前宣布再次对旗下俗称美国“高考”的SAT(学习能力测试)实施一系列改革,一为回应各方多年之批评,二为应对对手咄咄逼人的竞争。改革重点在于把9年前增加的作文改为选考项目,突出常用词汇,推出机考。
按照委员会总裁戴维·科尔曼的说法,改革后的SAT将继续考核学生阅读、数学和写作等能力,突出分析能力的重要性,更适合评测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和大学阶段学习适应能力。他希望这些改革措施能让广大学子“如释重负”。
SAT于1926年创设之时,旨在测试学生固有的智力水平。创设者当时以为此类测试无法有效备考。然而,随着斯坦利·卡普兰1938年创办公司以高分为诱惑开办考前辅导班,此类辅导公司和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发芽生根,到今天已经形成一个年产值高达45亿美元的产业。
如今,SAT面临诸多非议,其中考前辅导属于最严重的一项,理由是它使富裕家庭的孩子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因为他们能参加要价不菲的各类辅导班或向私人辅导老师学习考试技巧。
人们对SAT的诟病,来自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而言,SAT被视为他们进入理想大学的最大绊脚石之一,他们只觉得SAT是在玩弄聪明的把戏,考试问题他们在高中课堂上难以碰到;在老师眼中,SAT与他们在课堂传授的知识脱节——按照科尔曼本人的说法,只有20%的老师把SAT测试看做对学生高中学业的“公正测评”。
在广遭非议和抵制的同时,SAT过去两年已经丧失老大地位,居于对手ACT(1959年设立之初称为美国大学入学测试)之后。相较之下,ACT与高中课程联系更为紧密,测试分为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四部分。不像SAT,ACT答错题不罚分,作文一直属于选考。去年,美国180万学生选择ACT,SAT仅仅吸引170万学子。
科尔曼自2012年10月就任总裁后曾广泛接触各方批评者。他承认,最新改革举措仍将难以平息指责。但他强调,SAT改革后更加强调提高高中阶段应当掌握的循证思考能力,从而摆脱对考试技巧和方法的依赖。
美国教育并非完美,但它公认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不断强调创新的今天,中国社会确实应该认真考虑偿还对教育的欠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