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杀进好莱坞的末日列车

2014年03月19日09:58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杀进好莱坞的末日列车

  【看电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崛起的韩国电影时常学习、借鉴好莱坞,姜帝圭的《生死谍变》便是一部与美式枪战警匪片结合的影片。如今十多年过去,韩国电影人不仅“师夷长技以制夷”,甚至踏入好莱坞。如李秉宪去年主演的两部商业动作片《特种部队2》、《赤焰战场2》,而金知云、朴赞郁、奉俊昊等则相继推出导演作品,其中以这部奉俊昊执导的《雪国列车》反响最大。

  奉俊昊接受好莱坞邀请将法国同名漫画改编成电影,并邀请《美国队长》男主角克里斯·埃文斯、《勇闯夺命岛》艾德·哈里斯等人出演。影片讲述未来世界发生雪灾后,幸存下来的人们生活在一辆存在阶级分化的永动车上,位于末尾车厢的埃文斯在民众支持下发动革命。他试图控制列车,实现大同,但当他来到车头见到哈里斯饰演的列车主人时,发现事情并非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大部分科幻作品往往会描绘一种美好的乌托邦景象,但也有类似于《1984》、《雪国列车》等充满着悲观主义、极权主义等象征意义的反乌托邦作品,并夹杂了对于文化、历史、科技的反思。

  也许有人说《雪国列车》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作品,奉俊昊只是完成执行导演的工作。但实际上,影片里还带有韩国电影常见的痕迹,并做到了与剧情、风格的紧密杂糅。当年奉俊昊《杀人回忆》营造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社会氛围,而《汉江怪物》的开场则是对美国工业文化的批判。以《雪国列车》后半段当埃文斯来到车头后的那段戏来说,他以断臂的方式救助孩子既是对于童年时自我的赎罪,也由他带动了影片的观察与思考。

  如果将电影工业比做一辆永动车,好莱坞占据车头位置,以一穷二白姿态“杀入”的韩国电影在近一二十年中不断“冲向”车头,仅去年以来就出现多部与好莱坞合作作品,尤其以《雪国列车》代表着韩美合拍的高水准。尽管在跨文化合作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摩擦,或欠缺契合度,但对于韩国电影摸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无伤大雅。

  □阿木(影评人)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