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汇率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

伊歌

2014年03月17日14:44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汇率市场化改革再进一步

  今日论衡之财经观象

  □伊歌

  今年以来,央行“放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走软,持续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逐渐瓦解。有市场分析认为,央行的“无为而治”,是为扩大汇率浮动幅度而准备的“有意为之”。果然,央行宣布:从今天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启动,浮动幅度为0.3%,2007年5月扩大至0.5%,2012年4月扩大至1%——浮动幅度的“三级跳”印证了汇率改革正在加速。去年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总产值之比降至2.1%,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当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贬值,央行“放手”让市场决定汇率,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既无大幅升值的基础也无大幅贬值的可能,正是扩大汇率浮动幅度的最佳时间窗口;央行以对汇率走软的“无为”,换来了汇率改革再进一步的“有为”。

  人民币汇率改革启动之时,目标设定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央行扩大汇率浮动幅度的公告中去掉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是对汇改目标的重大调整,意味着在汇率形成机制中,央行将节制“调节”之手,减少常态式的市场干预,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观点,并明确“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汇改任务。汇率是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增加汇率的弹性,使汇率可以双向浮动,形成有充分弹性的、双向浮动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

  对于汇率市场化改革,至今仍不乏怀疑质疑之声。有财经评论员就认为,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改方向,不能适应中国的经济结构,不能保护中国经济健康,反而会导致中国经济恶性循环。其理据是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热钱”越来越多在中国套利;而“热钱”的投机性流入,又迫使人民币没完没了地升值。

  这种观点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是因为之前长期人为压低汇率水平,扭曲了供求关系和经济结构,如外贸长期顺差和外汇储备居高不下。汇改后的汇率必然要回归均衡水平,央行只能在一次性升值和渐进式升值中“两害相权取其轻”。相对而言,渐进式升值可给企业等市场主体更多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冲击也更小一些。

  人民币的套利取决于国内外利息之差和汇率升值预期,央行不可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去消除利差,但可改变升值预期、扩大汇率波动幅度以增加套利风险、抑制套利行为,还可强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事实上,今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走软,就已经重创利差交易。更何况,水至清则无鱼,套利是市场发现价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就如股市、期货和房地产中的投机行为一样,没有必要予以杜绝。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可使套利行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