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广州日报:反恐“风声鹤唳”不如未雨绸缪

彭玉磊

2014年03月17日08:5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反恐“风声鹤唳”不如未雨绸缪

  国际时评

  本月12日,纽约曼哈顿发生巨大爆炸,导致至少7人死亡,还引发两栋建筑坍塌。对于“9·11”阴影仍在心头缭绕不去的美国民众来说,这次自然会怀疑纽约又遭恐怖袭击。

  正如纽约警察局第一时间明确曼哈顿爆炸“没有恐袭迹象”那样,可能在很多类似事件中对恐袭的担心,都更像是风声鹤唳。但类似危机事件的应对模式,与其事后“风声鹤唳”,不如加强事前的预警。事前预警要建立在充足的情报基础之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情报的获取至关重要。在情报充足的前提下,有必要提高警戒级别。2004年8月,美国就曾决定有选择地提高警戒级别,原因是情报显示恐怖分子正策划对纽约、华盛顿等标志性经济目标发动袭击。在美国政府看来,这既是出于安保考虑,也希望借强化安全措施及提高警戒级别,来吓退注重“突袭”的恐怖分子。类似提前预警的策略,是美国情报部门一贯使用的策略。

  二是警惕性的随时调整。因为一方面恐怖分子可以随时改变目标,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具体的袭击时间范围,长时间的高度警戒反而可能使有关人员因疲累而出现警惕性下降。因此,如何随时调整警惕性的方向、地点、目标等,则时刻考验情报部门的能力。

  三是“反恐大任,人人有责”。反恐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保持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尽量做到不慌不乱地撤离现场等等,都需要每个人在平时就有所了解并养成习惯。对一个国家来说,“一体化”的情报汇总、筛选、甄别系统必可缺少,实则也是最有效的“情报网”。

  最后,最好不要因单一个案,而把某地区或者某个机构的安保状况“一棍子打死”。要知道,邪不胜正,冷静是比愤怒更好地保护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西方世界,有句英语谚语说:“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小心驶得万年船)”事前“草木皆兵”,总好过迎来不愿面对的结局。比如,泰国的假护照黑市肆虐,有些国家的安检松懈,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都可以事前堵漏。总之,事前“草木皆兵”,正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这是全球反恐大业主动控制的最好方法。

  (彭玉磊)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