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关于简政放权”有关提问时,李克强说: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3月13日人民网)
去年,中央政府努力简政放权,一年时间,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达416项。简政放权确实激发了市场活力、调动了社会的创造力。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 今天,李克强总理又强调,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确实让人欢欣鼓舞,这是为市场再次松绑,为政府划红线。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必须为市场主体松绑。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经济结构红利能释放的基本上都得到了释放,随之而来的是GDP增长放缓、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处境艰难。民营企业运转不灵,唯有向市场要效益,唯有向政府要权力,唯有“法无禁止即可为”释放红利,才能赢得更多生存发展空间。因此,李克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想,无疑是再次为市场主体松绑,帮民营企业拓宽生存发展空间。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与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相对立的,要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再次提醒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要依法行事,如果管了不该管的事,那就是触碰了“法无授权”的红线。因此,今后政府部门不但要谨慎运用手中每一份权力,还必须尊重市场主体的每一份权利。要建立明确的权力清单,并且“照单行事”。要真正认识到,只有切实改变政府职能,从源头上减少审批环节、审批事项,降低审批门槛,才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才能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改革就是革命。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是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谁都不能逆潮流而动。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是保障深化改革的刚性制度,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不能抱着权力恋恋不舍,更不能在法律之外自我赋权,进行权力扩张。而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法无授权而不为”,敬畏手中的权力,抵制权力寻租。要在人民的监督下行使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