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两会系列评论之十七

人民网评:“雾霾补贴”折射的权利课题

郭云凯

2014年03月12日14:5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今年两会,“雾霾”是个大热点,如何治理空气污染成为一场全民的“头脑风暴”,随之出现了大批“雾霾提案”。其中,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提交的“护肺提案”颇为引人注目。

与其他“雾霾提案”纷纷聚焦于“治”不同,这项提案的关注点在“人”,主要讨论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肺部健康的危害,并将关注点聚焦在雾霾天气下的户外工作者身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提案呼吁尽快出台“雾霾补贴”,保障环卫工、建筑工、快递员等户外作业特殊人群的利益。

有网民说,这个提案很有人情味儿,“雾霾补贴”可以有。谢委员的提案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点赞,就在于彰显了鲜明的权利思维,呼应了人们普遍的焦虑。雾霾是健康的公敌,固然,空气污染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但有些人更加受伤。“雾霾补贴”提案不仅关注人的健康权利,而且非常接地气地把目光投向那些最受雾霾影响的人群。

就像“高温补贴”所体现的劳动者权益,“雾霾补贴”提案也建言,适当安排PM2.5严重污染环境作业人员减轻劳动强度,避开PM2.5高浓度时段作业,为劳动者健康提供保障。不让环卫工等弱势群体成为空气污染的最大受害者,确实很有几分人性的温度、社会公平的力度。

进而言之,“雾霾补贴”提出了环境问题下的权利课题。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随着雾霾天越来越多,不只对每一个人,其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此催生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问题还将更加凸显,要求治理者有新思路和新举措来进行应对。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担当。不管雾霾怎么难缠,也不管治污如何艰难,“以人为本”应是不可偏移的治理基点。现在我们已经明确,抗击雾霾将是一场持久战役,PM2.5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健康可以放松,保障措施可以懈怠。面对雾霾,谁也不能无所作为,坐等空气的净化。

正如一些代表委员指出的,政府有责任保障健康呼吸,做到大环境政府治、小环境室内防、内环境个人护,尽最大可能消除雾霾的影响。不只是保障劳动者权益,以权利思维推进治霾,政府部门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加强护肺产品质量监管,推动护肺保健技术的研发等。当然,做这些事情同样有一个过程,但只要付出努力、持续改进,人们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断凝聚治理雾霾、再造蓝天的合力。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