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对高等教育提出批评:“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大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招生,并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
近些年来,质量下滑,已是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现状较为普遍的评价。如果说少数人的评价可能有偏颇,那么社会的普遍评价应该是靠得住的,尽管这种评价通常表现为倾向性的、比较模糊的表述,但这至少能为高等教育从业者反思自己提供一个重要参照。
面对这样的评价和批评,两位身为大学校长的人大代表“稍显尴尬”是正常的,但他们截然相反的自我评价却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也令人失望。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认为,“优秀的人才总归就是那么一个比例,所以很难说现在的就差了”,他表示不赞同说现在的研究生相当于一个中专生,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类比,因为“现在毕业生知识结构肯定比我们那时候要好”;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则针锋相对,认为“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肯定还是提高了的”,“大学生总体素质,还是在提高的,一代一代都在提高”,他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可能洗碗、洗衣服,独立应对生活的能力差点,吃苦耐劳精神可能比较少,但是他的计算机现代信息这些能力可以说肯定要强,再加上他综合性的能力比过去也更全面。他艺术、文化方面的能力肯定不会太差,钢琴、小提琴、古典音乐他都会来点,这也是不错的能力”……
两位大学校长的反驳,或许都有自己的道理和发言的角度,但唯独缺乏的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他们的辩驳很像企业老板为自己的产品缺陷找理由,比如一个汽车业的老板,面对客户对汽车质量的投诉,说自己生产的车虽然容易熄火和刹车失灵,车厢内部装修污染也很严重,尾气排放也不达标,但汽车操作系统是电脑控制的,还有自动挡,而且车载音响系统也数字化了,这在汽车刚刚发明的时候,或者在几十年前,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汽车产品的“整体质量”还是在年年提高的嘛。这样说能服人吗,消费者能买账吗?平心而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过去的精英化的确不能简单对比,但教育质量的下滑却也是人们的普遍评价,作为大学校长的知识分子,对此理应有所反思并主动担责才对,否则高等教育的未来才真正堪忧啊。
教育质量阶段性下滑不可怕,只要努力就有改变现状的希望,但作为大学校长,如果总是习惯于在封闭的利益格局中自我评价,并从中寻求自我满足,失去的将是改革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才是真正可怕的。或许两位校长觉得,在两会这么重要的场合不是搞自我批评的地方,自己作为来自大学的代表,竭尽所能维护大学教育这个行业的声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果真这样想的话,既没必要,也不应该。教育质量,关乎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这实在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在两会这个严肃的场合,争的不应该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单位的面子,而应该是国家的面子,这个道理老百姓都懂,大学校长更应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