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缩减“三公经费”不能成为不认真履职的托辞

胡糊

2014年03月08日14:4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三公经费”跃然纸上,成为了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的一个名词。“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报告首次将“三公经费”晾出来,晒一晒,不仅回应了百姓群众的期待,更彰显建设阳光政府的决心。(人民网)

“三公经费”减少大幅度缩水,体现了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大决心整治系统内部铺张浪费、滥用公共资源后收到的良好效果。“三公经费”的减少固然让人欣喜,也应当在各级政府中继续深入推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求政府机关和公务人员不能将缩减“三公经费”当做敷衍塞责地完成本职工作的理由和托辞。

中央三令五申要求缩减“三公经费”,要求缩的是和工作没有关系的额外花销,减的是可用可不用的经费里用了的,明令禁止的是铺张浪费、滥用公款这些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而不是要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以“缩减”本职工作来执行中央的要求。

涉农部门的本职工作是和种植、养殖打交道。偏远山区、道路不便农村更应该有政府工作人员时常去指导技术,宣传政策,了解情况,检疫监管,因此,公务用车的经费花销较多无可厚非。缩减公务用车方面的费用指的是不买配置豪华、内饰舒适,但是实用意义不大的小汽车、小轿车,而改为买更适合在山区和农村道路上行驶的越野车、面包车。如果我们的农业部门员工将“少耗油”作为“缩减公务用车费用”的“理由”,作为不下乡,不亲临一线,不调研农村老百姓的基本需求的“托辞”,岂非本末倒置,滑天下之大稽?

商务部的本职工作是“在商言商”,出国多,考察多,谈判多,因此产生的公务接待费用、出国费用较多也属于正常的公务花销。削减出国费用和招待费用,指的是出国能住普通旅店的不住高级酒店,能吃家常便饭的不吃海鲜野味,能乘普通舱、经济舱的不去坐头等舱、商务舱。而不是为了“节约”,本来该去欧洲或北美招商引资的,结果去了非洲;本来该去发达国家调研如何升级市场、刺激经济的,结果跑去东南亚去“学习”在中国已经“过时”的如何发展密集型产业......这样,不仅起不到中央缩减“三公经费”的初衷,反而会引起更大的资源浪费。

下大力气改革“三公经费”无论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我们的政府和公务人员要提高认识,既不能因为“费用减了,工作难开展了”而有情绪、有怨气,更不能将“节约”作为不认真履职,不按规定和要求规范开展工作的“借口”。而是应当从自身做起,在日常工作中合理避免不应有的开支,少一些“享受”的心思,多一点“艰辛”的觉悟。

分享到:
(责编:孙端端(实习生)、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