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政协委员谈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记者会。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赖明说,有的提案太宏观、太“雷人”,因此对提案落实无结果要客观对待。(3月8日《河南商报》)
几乎每年的“两会”都会有一些“雷人雷案”,引起媒体和舆论的关注,今年也是如此。赖明举例说,有委员提出房价哪怕涨到1000万元每平方米也是合理的等等“雷人提案”,甚至不太靠谱。面对部分提案太“雷人”, 政府无法落实。但对此等提案,政府部门答复态度很好,但是效果不理想。“两会”上“天雷滚滚”,民间大地总会有相应的回声:如此“雷案”是在扯淡!
常言道: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但是,两会代表、委员就不一样了,不说话、不提提案,就是没有认真履职尽责,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也没有当代表委员的资格。本应为公众利益和民众福祉代言的代表委员们,却给出了“不接地气”的“雷人”提案和建言,本应解决民生民计的黄金时刻,却浪费在一些无谓无聊荒唐的“雷声”中。
两会不只是一个言论平台,也是一个共商国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舞台。两会上不是“瞎扯淡”的聊天讲故事,不是娱乐的场所,理应有“代言底线”,代表、委员们不仅要敢于说话,也要敢于说“雷人”的话。但问题不在于语言是否“雷人”,而在于代表、委员们建言时,其利益指向是否直接明确? 是否接地气,真正为民代言。
有评论曾经强调代表委员“履职三宝”:学习、调研、思考。但是,也存在少数代表委员缺乏政治主见和参与自觉的现象,忘了自身使命责任。提案意见不事先深入调研,而是会前“临时抱佛脚”,给出的提案意见也是“不接地气”的“剑走偏锋”。这样,群众的声音不仅无法传递到两会,为群众谋利益、造福祉更是无从谈起。
代表委员们来自人民群众,肩负着人民重托,在两会这个庄严神圣也非常宝贵的民主时刻,应切实履好职尽好责,拿出“干货”来,不负人民的厚望与期待。太“雷人” 提案一方面浪费了政府正确决策和政策出台过程中行政讨论、利益博弈的资源,另一方面引发了民众如潮的口水,纷纷扰扰的喧嚣之中。代表、委员们莫要拿着手中的权力开玩笑,更不要为了博得欢笑或是名声而成为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
对于太“雷人” 提案政府也不能“用态度很好”的常态待之,而“聋子不怕雷”,任其胡言乱语,而应该提出严肃批评和警告,对于那些“平时不用心,临时抱佛脚”“编个提案糊弄两会”,不求有用只为博得一笑的太“雷人” 提案,应该问责,甚至重新考虑其代表委员的资格。否则“年年开两会,一个更比一个雷”的太雷人的“雷案雷言”还回不断地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