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人民微博
人民网>>观点

环球时报:为农村生打造更多出路

熊丙奇

2014年03月07日08:55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熊丙奇:为农村生打造更多出路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14年,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笔者认为,这点出了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抓住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扩大教育公平,一方面要靠增加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总体看来,我国新一届政府在增加教育资源方面,已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这包括实行农村贫困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等,而要持续扩大教育公平,接下来需要在教育改革方面加大力度。

拿提高农村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来说,在过去两年中成效显著,这得益于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和高校的自主招生向农村生单列计划。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生在重点大学的比例过去10年来持续走低,211院校的农村生比例不到20%,另外,全国范围内的一本录取率为8.5%,而贫困地区的一本平均录取率只有5.8%。2012年,我国开始启动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这一计划,向贫困地区增加重点高校的招生名额1万名,2013年名额进一步扩大到3万名,这表明了国家推进高考公平的决心。与此同时,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推出“自强计划”、“农村生圆梦计划”,也一定程度扩大了农村生上名校的机会。

但上述计划也有局限,一方面,这只是在现有高考制度框架下进行补偿,由于高校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各地的高考录取资源不均衡,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也存在农村生在高考考场竞争不过城镇学生的问题,补偿计划的名额不是全都补偿到农村生身上。再就是,不管怎样提高农村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我国一本院校的整体录取率只有8.5%,更多的学生只有上二本、三本院校、高职高专,怎样让上二本、三本、高职高专的学生也有出路,这是教改面临的重大挑战。

这就需要对目前的高考制度、教育管理制度、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这些改革都应立足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在推进高考改革中,以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础,如果高校自主招生,那么,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框架会打破,现在的招生批次将不复存在,而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批次划分不但制造学校间的不公平,也制造社会的学历情结、就业歧视,影响到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此次两会上,有多位代表、委员提到,分批次招生制造学校间不平等、民办学校只能接受公办学校不要的学生、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不利于教育发展,改变这种局面,在于推进教育改革。▲(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