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京报:美国骗局输在不惊艳

2014年03月06日09:43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美国骗局输在不惊艳

  【系列评论】

  十项奥斯卡提名,零收获!《美国骗局》加入奥斯卡悲剧阵营。缘由何在?

  显然,导演大卫·拉塞尔在《美国骗局》中玩的戏法没有“骗过”美国影艺学院的评委们。

  首先,第86届奥斯卡是强手如云的一年。入围最佳影片的9部作品水准都相当之高,尤其是《为奴十二年》和《地心引力》:前者以艺术片的手法(甚至带了点莎翁剧味道)重写一个有教养有文化的黑人变成奴隶的故事,重点不在批判种族主义,而在描述落入绝境时人的心态和对自由的渴望,与传统的“苦大仇深”式种族题材电影颇为不同;后者在技术上水准极佳,无论摄影、特效还是音响方面都占据很大优势。整个影片的制作手法大胆、先进。

  在演员奖项上,大卫·拉塞尔的电影虽然很容易让演员出彩,但《美国骗局》主打群戏风格令主、配角较为平均,不够出彩。反观《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男主角马修·麦康纳在2013年呈爆发状态;女主角竞争中凯特·布兰切特在《蓝色茉莉》中的表演足以傲视群芳;更不用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的男配角杰瑞德·莱托,他饰演的异装癖一直是奥斯卡表演奖喜欢的那种角色:与演员反差极大的边缘人士。

  本来詹妮弗·劳伦斯在《美国骗局》中的表现完全值得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但鉴于这位年仅24岁的女演员去年刚拿过最佳女主角,评委们自然不会那么大度再送一个配角小金人给她。

  其实,《美国骗局》的悲剧性在奥斯卡之前就能感觉到了。影片尽管口碑不差,但并没有赢得重要的前哨奖项,例如导演工会、制片人工会、编剧工会奖等等。

  说到底,《美国骗局》是个处处感觉不错,却都不够惊艳的作品,与导演之前的《斗士》、《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相比,显得绵软平淡,其黑色幽默风格过于内敛,缺乏锋芒、没有突出的强项,又赶上奥斯卡佳作集中的大年(今年奥斯卡偏向于独立风格和艺术性突出的电影)。《美国骗局》失意也不足为奇。

  □电子骑士(影评人)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