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三公经费”彰显建设阳光政府的决心

吴俊

2014年03月05日16:5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今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人民网)

 铿锵有力的话语,自信坚定的目光,总理的报告让人倍受关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再上新台阶”……无论是经济运行数据,还是民生建设投入,系列数据表明,过去一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成绩振奋,亮点频显。更让人惊讶和兴奋得是,在这份报告中,“三公经费”跃然纸上,成为了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的一个名词。“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报告首次将“三公经费”晾出来,晒一晒,不仅回应了百姓群众的期待,更彰显建设阳光政府的决心。

 这决心,来源于兑现承诺的根本动力。记得总理在履新答记者问时,他向中外记者和人民群众庄重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政策执行怎么样?承诺有无兑现?随着《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八条禁令”、“反四风”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新一届政府用严厉的制度约束换来务实新风,他们用 “言必行,行必果”,兑现了对人民的承诺。 

这决心,来源于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总理多次强调,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尖期,矛盾错踪复杂,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而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政府还存在越位、错位、不到位的现象,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愈发关键。过去一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OO多亿元。政府行政职能改革让市场活力得到全面迸发,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

 这决心,来源于改善民生的殷殷深情。“民为邦本,本固邦民”、“民之所愿”、施之所向”。在推进改革的各项工作中,新一届政府始终强调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要让改革惠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无论是田间地头、厂矿企业调研,听取基层一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还是棚户区访贫问苦,嘘寒问暖,改善民生的殷殷深情不见一斑。压缩“三公经费”,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和17.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改革的红利已经释放。 

改革再发力,中国再出发。2014年,寄望简政放权、权利清单等多项改革的推动下,阳光政府的建设能够阔步前行!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