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不听专家言追责”应成重大决策铁律

阅尽

2014年03月05日15:44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不听专家言追责”应成重大决策铁律

专家的话在政府决策中能起多大作用,会否“说了也白说”?对此,刚刚通过的《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给予了明确回答,今后,若在决策中不听专家意见而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将追究责任。据报道,该办法还对专家库的管理、专家论证程序、方式以及论证报告的效力等均做出了规范。

把专家论证作为政府重大决策的前提和必经程序,并以政府法规形式予以固化,赋予法律效力,无疑有着深刻的现实寓意。近年,尽管舆论对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决策的盲目性及“暗箱操作”颇多诟病,有关方面也力图改变这种现状,但在权力机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的现实语境下,公众的吁求与行政权力运作的实际图景仍有着巨大反差。而它所造成的行政效率低下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腐败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地方的权力体系中,从事关苍生福祉的重大民生决策,到耗资甚巨的公共投资及重大建设项目,看似要经层级审批把关,实则往往由一把手一支笔一句话说了算。至于有些地方行政主官脑子一热“拍脑袋”上马的“首长工程”,更是抛开了正常的行政程序和监管,其结果不仅耗费巨额公帑,给地方财政留下大窟窿,也往往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政府重大决策中,置入专家论证环节,听取专家建言,不仅由于现代社会管理中的政府决策愈来愈多地涉及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势必打破现有权力运作的神秘和不透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制度漏洞,制约权力寻租。

而专家论证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还要看“专家库”入选者的专业水准,是真正行尊,还是只会哗众取宠的“砖家”。因此,论证过程中的“专家言”需有较高的含金量,否则就有可能沦为走形式的“专家秀”。为此,对入选专家不仅要着眼省内,更应在全国乃至世界遴选。而更重要的是,专家发了话是否真正有人听?现今虽说有事后“追责”之说,但前提是“出事”或有明显失误。问题在于,目前对决策效能、对错及是否失误等缺乏评判机制,这令所谓“追责”有落空之虞。况且,在行政权力绝对主导的当下,专家话语权与官员权力的不对等,令其在实操中,肯定面临诸多掣肘,也会让专家论证及建言的实效大打折扣。

而要克服这种缺陷,就要强化整个决策过程的透明化,包括专家论证的过程、专家所言、政府采纳多少等都应尽量公之于众。让公众充当专家与政府决策博弈的裁判,这对行政权力是一种监督,对论证的专家也是不可缺少的监督。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实效。专家论证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良好开端,这与广州已实行的重大民生工程公众咨询决策委员会一脉相承,但因其首创性以及权力运作的惯性,在实操中肯定不会那么一帆风顺,这就需强化后续的制度补漏及对政策本身的绩效评定。

分享到:
(责编:孙端端(实习生)、王倩)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