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晨报:让应急演练成为一堂必修课

刘健

2014年03月05日09:26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应急演练成为一堂必修课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明确,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教育部再发《指南》,以提升学校应急疏散的组织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安全素养。可谓用心良苦,值得点赞。

  不过,国内学生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并不容乐观。由于没有强制性规定及相应考核约束,绝大多数学校尽管都开设有安全教育课程或发有《校园安全知识手册》,但“有预案不预演”、“搞形式走过场”等共性问题依然明显。诸如“填填空、画画钩”等肤浅形式,根本无法确保安全教育的效果。去年5月,博罗县“手拉手”救援致多名学生溺水事故——貌似见义勇为却明显违背救援常识——足以说明问题。同时,笔者了解中发现,越是基层学校对此越缺乏系统认知和规范实践。许多乡镇中小学校会以“时间有限”为由,对疏散演练的次数执行“最低标准”,而一些民办幼儿园则更是行事敷衍。更奢谈逃生演练细节。相对于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每年仍多发中小学生及幼儿安全事故,则不能不追问反思。

  安全教育关乎生命安危和社会安宁,不能挂在墙上、停在嘴边。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疏散逃生、紧急救援等安全教育就是从娃娃抓起的,不仅周期长、内容多,而且注重细节和效果考核,是名副其实的必修课。盖因这些安全技能即便一辈子用不上,而一旦用上了就可能影响一辈子。

  出台《指南》固值点赞,安全教育却任重道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须依法对学校开展“每月至少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及安全知识教育进行督导,尤其“在校生较多的城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适当增加演练次数”;同时补充完善有关强制性规定以及对在校师生的技能考核,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模拟逃生细节,以达到“以演提能”、“授人以渔”的实效。而作为媒体及公众,则要多做问题曝光、少做政绩宣传,通过监督倒逼学校安全教育形成常态、育出成效。真正让应急演练的必修课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一课。

  刘健(知名时评人)

分享到:
(责编:孙端端(实习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