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两会"好声音":"治理雾霾无需30年"显中国自信

黄春景

2014年03月04日16:0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3月3日,科技部向媒体通报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时表示,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雾霾天气是内外因叠加的结果。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司长马燕合称,国外经验表明雾霾治理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3月4日《京华时报》)

一句“治理雾霾无需30年”的回答,这种自信不啻为一剂良药。有了自信,才能对未来精准预判,实现“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从而为治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治理雾霾无需30年”的表达,对内是在清醒地鞭策自己,对外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强大自信的中国。尤其是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及现代科技支撑下,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只要我们信心足、斗志旺,治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定能迎刃而解。

前些日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做出研究部署。会议要求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落实各方责任,推动形成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齐心协力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格局,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为此,李克强总理称治理雾霾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足见空气污染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问题,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在今年的“两会”上,雾霾治理成为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问题之一。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力度,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和法治手段,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形成合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全体人民。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再仅以GDP论英雄,而是通过加快经济转型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有了这样的大局意识,“治理雾霾无需30年”就不是一句空话。

难能可贵的是,“科技治霾”已经成为一种治理共识。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对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最近一段时间,国务院公布了“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北京市与科技部、环保部共同召开了“首都蓝天行动”部署座谈会。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保护部正在督导各省(市、区)制定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细则近期即将推开,一旦对大气污染治理有了监督考核,必会更大程度上调动企业治霾的积极性。有了“科技治霾”的全面发力,“治理雾霾无需30年”绝非虚言。

分享到:
(责编:唐小丽、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