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1994年4月20日,堪称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上第77个正式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虽然只有64K的网速,但20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惊人。据统计,我国网民超过6亿,雄踞世界第一;网站近400万家,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有3家网络企业进入世界前10强。有人用“鼠标‘撬动’世界”形容互联网的威力,也许并不夸张,20年来,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我国是互联网大国,却不是互联网强国,体现在多个层面,比如自主创新方面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而在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须臾不可掉以轻心的重中之重,无论发达国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几乎无一不在这两方面发力,谋定而动。据报道,美国已颁布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还在白宫设立“网络办公室”,并任命首席网络官,直接对总统负责,奥巴马还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日本2013年6月出台《网络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除了安全建设,对网络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倾力。
我们不能落后,也不会落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种顶层设计可看做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要求的具体落实,也可看出中央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重视,而由习近平任组长,这种高配更体现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重要,用专家的话说,综合考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国家需要顶层设计来整体统筹考虑。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使互联网管理更趋集中、更有效,特别在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比如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将更有作为,也更有意义。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与每个网友都有关系。网络安全涉及了网络攻击、网络病毒、网络恐怖主义等问题,据统计,80%以上的中国网民受到过网络侵害,每年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至于网络信息化,其意义更无需赘言,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就是生产力,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并不偶然。很显然,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具体到每个网民,都离不了信息,也无法拒绝信息。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国家层面需要统一谋划、部署和推进,公民层面有责任呼应,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维护网络安全,遵守规则,使网络空气保持晴朗。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按照中央的要求,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始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内容只有一句话: “Across the GreatWall,we can reach every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成为互联网强国并非奢望,最关键的是,在成为互联网强国的过程中,国家和公民都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