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齐鲁晚报:杜绝“应付式车改”需强力监督

张枫逸

2014年02月26日13:11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杜绝“应付式车改”需强力监督

从中央印发条例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以来,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迟滞不前的情况正在好转。然而,个别地方出现了改革程序不够公开、拍卖流程不够完善等“应付式改革”现象。(2月25日《新京报》)

公车改革之所以成为顽疾,根源就在于由既得利益者主导,缺乏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为了留住“车轮上的福利”,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度设计上,一切以对自身有利为原则,想方设法预留下权力自肥的程序后门。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要想走出“应付式车改”,必须以开门改革的姿态,接受公众主动监督。

首先,公车拍卖必须阳光透明。有关部门在拍卖前,必须全面公开相关信息,通过充分竞争确保拍卖效果。鉴于有关部门自导自演拍卖难逃暗箱操作之嫌,有必要引入市场中介机构,合理评定标的价值,提供试乘试驾服务,从而调动社会参与竞拍热情,最大限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其次,车补标准应由人大审核。取消公车发放车补,无疑是一大创新,但与时下公交车、出租车价格相比,一些干部每月两三千元的车补高得离谱,难免被质疑为“创薪”。不受监督、自说自话的改革,难让公众信服。制定多高的车补才合适,不能由有关部门自己说了算,必须由人大来监督审核,科学测算,公开透明。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