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评:过节暴食暴饮折射“舌尖理性”的匮乏

郭云凯

2014年02月17日13:3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日前,《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正式发布,这个关注“舌尖上的健康”的文件,引起了不少媒体的解读,也引发了关于饮食习惯和消费理性的思考。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吃”的狂欢。在物质丰盛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各种美味,但也面临胡吃海喝、暴饮暴食带来的困扰。

有人慨叹,过节就是吃吃喝喝,办事就是杯杯盘盘,交情就是干干敬敬,说来说去,绕不开一个“吃”字。且不说公款吃喝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败坏了社会风气,即便是个人消费,很多时候也常常失去节制、铺张浪费,带来不少后果。成天大鱼大肉让很多人“三高”随身走,拼酒之风让不少人喝坏了身体,过分贪食奇珍异味则给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了重重风险。

正如食物营养专家指出的,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尚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不足。但另一方面,营养过剩的问题则越来越突出。据卫生部门监测统计,按照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判定标准,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6%,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

“吃多了”,不能没能吃出健康,反而吃出毛病来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舌尖理性”的匮乏。比如,由于没有科学搭配、平衡膳食,在营养过剩的人群中存在“营养不足”问题。我国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的摄入量普遍不足,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这种“隐性饥饿”的蔓延,正成为公众健康的危险杀手。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告别了长期的温饱不足,年轻一代的成长中很少有关于饥饿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由“吃饱吃好”逐步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就反映了人们这方面的焦虑。然而,“吃伤了”、“胃爆炸”、营养不良等现象的存在,则提示了我们饮食健康的另一面,那就是舌尖上的理性、餐桌上的科学,同样不可缺席。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