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正月十一,春节长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各行政单位人员工作状态如何?央视记者走访了各行政单位。在安徽滁州市城管局每一层楼的走廊上,都放着一张考勤签到表。不过才刚刚2月10日,央视记者却在二楼签到表上发现,第五排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周黎明”的名字后,2月10日到2月13日一周所有签到处都已填满。(央视新闻2014年02月11日)
伴随着2014年第一个长假的结束,人家都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当然,“节后综合症”不少,“要倒时差”的人亦不再少数。可以说,在一些行政部门,假期后还在“打盹”的更是相当多,不是大门紧锁,就是闲聊瞌睡。当然,也不乏“聪明人”,竟然能够想到预支“签到”,而且还是领导干部,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一是反映了责任心的缺失。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的就应是负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群众信任你,你就不应该辜负群众。未雨绸缪固然是好事,然而预支“签到”似乎就贻笑大方了。这是一种责任心缺失的表现,表明了其没有将工作放在首位,没有将群众放在心上。“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不要整天讲口号,而应该在工作的一点一滴中体现“为民务实”的情怀。
二是透露了作风的散漫。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就一直深受重视。预支“签到”是作风散漫的表现。假如人人效仿,单位岂不成为了“空壳”,名义上是全勤,实际却是“徒有虚名”。作为单位的副局长,作为领导干部,应做好榜样,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单位的签到就会成为“摆设”,单位的作风也会一塌糊涂。
三是折射了态度的不端正。我们曾用“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来形容四川北川县的原副县长兰辉,这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然而有的人呢?是“宁可让工作欠账,也不愿对群众负责”。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作为群众的“父母官”,应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能够有兰辉的“敬业”,但至少应该做到按时上班,努力工作,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莫要预支“未来的日子”。
副局长预支“签到”,是给政府抹黑,让领导形象受损。笔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够引以为戒,莫要“自作聪明”,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终将群众放在首位,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