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钱江晚报:阜平式扶贫之惑

戎国强

2014年02月11日09:15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阜平式扶贫之惑

  据《新京报》报道,山多、水少、耕地少的阜平,自从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就一直没离开过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但是,自从习近平于2012年12月30日专程到此访贫后,对阜平的扶贫力度是空前的。

  首先是人来了,干部来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派来一名副司局级干部,挂职保定市副市长,专职负责阜平扶贫攻坚;国土资源部将阜平列为扶贫联系点,派驻了一名副处级干部挂职阜平县副县长;河北省委办公厅就派工作组进驻习近平走访过的骆驼湾村,水利部也把阜平县作为水利扶贫联系点;去年7月,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阜平县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

  河北省和保定市向阜平共派出了155个工作组,共462名干部,进驻154个村,占阜平县所有行政村的三分之二。

  其次,人来了,钱也来了,很多部门是带着钱来的——阜平2013年接收各级专项资金12.61亿元,是当地财政收入的7倍。此外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文物局等部委(局),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特殊倾斜和支持。

  读了报道,一个问题冒了出来:如果没有2012年的“访贫”,会有那么多部门的官员,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集中去阜平吗?阜平会得到那么多资金吗?在此之前,这些官员去过阜平吗?

  河北省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的阜平、涞源等县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盼资金如盼甘霖的,肯定不止一个阜平。阜平在2013年一年内获得各种扶贫资金12.61亿,其他贫困县得到了多少?扶贫资金分配当然不能搞平均主义,某个地方比其他地方多得一些也属合理,问题是,是以各地的实际贫困状况为分配依据,还是以总书记去没去过为依据?

  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可能每一个贫困县都跑到。但凡到过的地方就特别受到重视,没去的地方就不重视或不够重视,这肯定不是总书记到访阜平的初衷。当初访阜平的初衷是什么?四个字: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切身需要出发。报道说,阜平2013年还获批了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阜平谋划实施1000万以上的重点项目116项。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这么多决策,砸下那么多资金,是否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其中有没有“拍脑袋决策”?会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对阜平的扶贫方式,可以在河北其他贫困县推广吗?是可持续的吗?这么多钱砸下去,总能办成一些事情的,但是,阜平会不会成为一个孤独的“扶贫典型”或“样板”呢?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