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网评:战略协作,外交创新

——评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

曲星

2014年02月07日11:2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引起全球关注不是偶然的。这次出席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它体现的是中俄关系的高水平运行,牵动的是国际政治大局,反映的是中国外交新风貌。

从俄罗斯申办索契冬奥会开始,西方媒体就发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杂音,利用冬奥会对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方式、民族宗教政策、人权环保问题等进行抨击,甚至声称要“抵制”索契冬奥会。更有分裂、极端、恐怖“三股恶势力”,随着索契冬奥会临近而组织了多起恐暴活动,并声称要对冬奥会进行大规模恐怖袭击。

索契冬奥会将有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开幕式,但也有一些西方大国领导人选择不出席。奥运会是国际社会的体育盛事,但毕竟不是国家元首峰会,外国领导人可以出席,也可以不出席。出席的将受到热烈欢迎,不出席本来也无伤大雅。但如果把出席或不出席作为施加压力的工具、或讨价还价的筹码,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习主席开创中国外交先例,首次出国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而且选择了索契冬奥会,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对俄罗斯治国理政道路的高度尊重,也是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更是对俄罗斯的强有力支持。这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富有成果的又一体现。

习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创造了中俄关系史和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个新记录。一是中国国家元首连续第二年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国家,二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境外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三是中俄元首不到一年时间内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六次会晤。中俄在国家元首顶级层面的频繁互动,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行的良好状态。

习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再次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新风貌。习主席做大国元首工作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6月的中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是中美元首特别安排的专门见面,这种“不打领带”、“不繁文缛节”,既不是正式访问,也没有参加国际会议背景的会晤,是对中美元首外交的一种创举,对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起到了实质性作用。

这次习主席专门前往索契参加冬奥会开幕式又是一个创新之举,不仅是对中俄元首外交的创举,也是对中国外交的创新。这里面体现出来的,是中国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自信的心态、更成熟的技巧与国际社会互动,进行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为实现“中国梦”营造更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条件。(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