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北京治霾与其“提头来见”,不如做个踏实“行动派”

蒋小舟

2014年01月20日11:2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王安顺回忆,自己当时带着壮士断腕的决心签订了这份“生死状”:“如果空气污染(治理目标)到2017年实现不了,领导说了既是句玩笑话,也是句分量很重的话,‘提头来见’。”(1月19日,来源:人民网)

今年的雾霾真可谓是来势凶猛,席卷全国,因此,治理雾霾也成了许多城市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北京作为雾霾肆虐的重灾区,治霾的任务自然非比寻常。北京市长王安顺“提头来见”虽是一句玩笑话,可责任却不小,亦充分证明了治霾任务的艰巨。“生死状”薄薄一纸,却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看来要驱散雾霾不下狠劲是不行了。同时,为了驱散雾霾“给力”,北京也计划投入7600亿元的“大手笔”,可谓“声势浩大”。

北京市长的决心、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的确值得其他地区以及有关部门学习,但给出“赞”的同时,不少人也发出质疑,这样的生死状又有多少“信用”?在此之前,官员喊口号、说承诺、下决心立志解决问题的新闻屡见不鲜,然而其中却不乏“爽约”者。

虽然对于此次北京市长的治霾生死状不能一概而论,可我们仍然在“身临其境”地感受房价调控的失败。2013年全国房价涨声一片,难道北京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因此,这份生死状遭到质疑也无可厚非了。要回应这些质疑,靠得也只有踏踏实实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行。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不能忽视,那就是这7600亿元的计划将如何落实。暂且不论这笔钱是谁算出来的,是怎么算出来的,正如市长王安顺所言,大气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如果真能把问题解决了,能还老百姓蓝天白云,花得就值。然而,怕就怕这7600亿元打了“水漂”。一方面是花了钱“买药”,“病”没治好,另一方面是不仅“病”没治好,就连这钱买没买“药”都不知道。

要治理雾霾,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势在必行,但钱要用在刀刃上,拿出了7这么多钱,就要保证能落到实处。7600亿元可真不是个小数目,这需要官员尽心尽力出政策下功夫,需要拿出合理的方案。7600亿元该换来的是蓝天、清水,而不能再成为某些人中饱私囊的“肥肉”,不能成为错误决策的“牺牲品”。因此,钱要花,更要让人知道怎么花。北京市不妨在拍胸脯的同时,将这7600亿元的计划内容也公布公布,让老百姓过目一下这钱花的对不对。在落实过程中,更需要透明款项的使用,让大家知道这一分一厘是怎么花出去的。“专款”就要专用,专用就离不开透明的监督。钱由政府花,是不是“该做的我都做了”,应该留给老百姓来评价。

作为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到底能不能做好现在还不能妄下断言。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如承诺所言,把雾霾给治理好。但道路越是漫长就越是要走好,稍有差池,失去的不仅是钱,还有多年的光阴,更有无数的民心。因此,所走的每一步路,花的每一笔钱都需要尽心而为。对于老百姓来说,要的不是市长真的“提头来见”,要的是官员们能真正地做一个“行动派”,能真正地赶走雾霾。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