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五子登科”的落马贪官汪建设是谁的前车之鉴?

林伟

2014年01月17日11:0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黄山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建设(副厅级)表示忏悔的同时,也称自己“在任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过记者深入采访发现,汪建设的“苦劳”却有另一层含义,忙着搞房子、弄车子、帮孩子、谋位子、“办”案子……(2014年1月16日《检察日报》)

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权力,可有利于工作,服务于事业,造福于人民;错误使用权力,则会产生以权谋私,权权交易,权钱交易。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搞权荫子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还有的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后堕落为人民罪人。作为党的干部,就要兢兢业业为国家和民族谋利益,掌好权,用好权,不滥用权,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如果与这些要求相反,以为自己职务高了,名气大了,有权有势了,随心所欲地使用手中的权力,权为家所用、情为家所系、利为家所谋,必将跌跤,甚至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五子登科”的汪建设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

现年57岁的汪建设,先后担任黄山市所辖的黟县城建局局长,休宁县县长、县委书记,黄山市屯溪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山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山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利用担任上述职务的便利,汪建设大肆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法院认定其受贿的财物,不仅有人民币、美元、欧元、港币和购物卡,还包括名表、名字画、玉器首饰、冬虫夏草以及汽车、房产等等,可谓琳琅满目。

所以,办案人员将其归纳为:“涉案人员多、持续时间长,犯罪频率高、涉案数额大,贪大不放小、敛财名目多”,而汪建设“五子登科”式的犯罪轨迹,也随着正义的审判已然昭示于天下,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训和警示。

在诱惑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就能顶得住,有的人却经不住引诱,尽管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可以分析,但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的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基本觉悟,对已有的权力、地位和利益总不满足,私心太重,私欲太强,就是犯错误的开始。特别是玩物足以丧志,奢侈必将失德。党员干部想奢侈享乐多了,想党的事业必然就少了;离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必然就远了。久而久之,不犯错误才怪呢!

如此说来,汪建设“五子登科”式的犯罪案件,也再次给各级党员干部敲响了“自我失控,腐败必生”的警钟。生活无小事,人生无小事。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即使是所谓的突变,也蕴涵着大量的数量的积累。所以,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注意从点滴小事上开始,牢记前车之鉴,慎权、慎欲、慎情、慎独,清廉自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走好勤政廉政的每一步。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