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观点1+1:“狗不理”收购美国咖啡店会否“味道好极了”?

2014年01月10日14:2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中央禁令影响大”真能刮起干部离职风?

背景:2013年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有媒体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在全国随机抽取了100位公务员进行调查。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购物卡、烟酒之类的礼品,现在很少收到了,多数人表示“公务员不好当”。个别公务员称考虑离职。

中国青年报发表曹林的观点:那些觉得禁令太严苛的准备离职,让他们离开吧,真是大好事。一来可以为政府减负,机关大院人满为患,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走一些省得政府精简了;二来可以形成一种常态的退出机制,过去公务员都是只进不出,占着岗位不撒手,制约了优秀人才流进来;三来可以挤挤公务员热的泡沫,让年轻人不要对公务员身份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

北京青年报发表毛建国的观点:我以为,现在远没有到官不聊生这一步,甚至连官不好当也没有达到。有些公务员吃喝少了、收礼少了、油水少了、隐性收入少了……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这些内容都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的,都是违背党和政府宗旨的,都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只能说明过去官太好当了,根本就不应该这么当。

小蒋随想:禁令不可能因为一些干部发牢骚,便有所松动。恰恰相反,影响大才说明禁令有实效,而不是走过场,这是禁令“乐见”的结果。而所谓的影响大,也只是影响那些灰色利益与类腐败,根本不涉及公务员的阳光工资与正当待遇。如果某些人是冲着不当得利来当公务员,那么禁令所带来的“失望”对民众却是“希望”。整顿吏治,就是要让政风行风清清爽爽。

“狗不理”收购美国咖啡店会否“味道好极了”?

背景:“狗不理”包子8日宣布,将采取走出去跨国经营的战略,收购海外连锁企业,目前与美国一家咖啡巨头洽购已获得阶段性进展,预计上半年将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如果并购成功,将打响中华餐饮企业海外并购的第一枪。

京华时报发表洪乐风的观点:“狗不理”选择恋上老外须臾不可离的咖啡,不仅巧妙占据了分销渠道,还可避开不少创业初期的风险。这种“寄居蟹”式的域外开拓,是个不错的营销主意。当然,就着咖啡吃包子,中国人不习惯,洋人们也可能不买账。这里有口味上的挑战,更有文化上的冲突。比如,那位走红网络的卖肉夹馍的洛阳大叔,之所以能在纽约街头站稳脚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动适应美国人的味蕾,猪肉换成羊肉,大蒜、青椒剔除在外。同样,如何既不失馅大皮薄的本色、又能不断外汇美元的财路,这是摆在“狗不理”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让“中国味道”传播世界,买得到地盘,只是第一步,换得来口碑,才算真功夫。

小蒋随想:既然洋快餐蜂拥进入中国,而且赚得盆满钵满;那么,随着中国企业的资本与实力不断壮大,中式餐饮走出国门,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之中,中国餐饮需要自信——老外来华对中华美食的赞誉、国外中餐馆挺火就是明证;但也不能自大——老外吃一回尝鲜不算胜利,必须考虑中西饮食习惯的差异,做出入乡随俗的调整,才能在国外市场站住脚跟。有人觉得“包子就咖啡”太过混搭。其实,“狗不理”虽以包子著名,但也提供其他菜品。在卖什么的问题上,商家不傻,国外消费者喜欢啥,什么菜品销量好,人家就可以卖啥。中国老字号走出国门后只能算“新人”,合作的国外咖啡店只是零售渠道,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产品,以及相应的品牌营销。另外,阶段性进展并不是最终合作,与外商打交道也得做好争端异议以及求同存异的准备。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王倩)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