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北京育英中学开设经济学实验班,重庆市巴蜀中学推出“奢侈品经济学”课程,“学生公司”课程在玉渊潭中学试点,高中经济课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高中是否有必要增设经济课也成了学生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是时候在高中开设经济课了。
有助于教育更接地气。在经济热浪扑面的现代社会,经济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和行为。不论是学文还是学理,不论是上大学还是高中毕业后走向社会,经济学都是年轻人迫切需要了解和运用的知识。比如“需求”、“供给”、“消费者的决策”……就连考不考大学,都存在“机会成本”的问题。毫无疑问,经济学是“象牙塔”与社会的“融合剂”,初解经济学有助于学生生活得更自信。
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现实中,某些学生存在讲吃比穿乱花钱的现象,个别“财大气粗”的同学过生日请客更是让人“亮瞎眼”。这种不健康的消费,正悄悄腐蚀着学生原本纯正的心灵。而经济伦理则有助于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让他们更加贴切地了解身边的经济。正如重庆巴蜀中学推出的奢侈品经济课,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习惯,避免学生盲目攀比、追时髦等不良经济行为。
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具有一致性。据悉,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已从实用角度出发,开设了高中经济课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适时适量增设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补齐我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经济知识相对欠缺的这条“短腿”,使学生更好地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尽快地具备生存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事实上,即将开设经济相关课程学校的学生也对这门新课十分期待,说明学生们对学习经济也有较浓厚的兴趣。这时不学,更待何时?
当然,面对高考的压力,高中如果开设经济课,应以素质教育为目的,让学生对基本问题有所了解即可,不应设为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