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燕赵晚报:鞠躬是一份最动人的“文明罚单”

李英锋

2014年01月06日08:58    来源:石家庄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鞠躬是一份最动人的“文明罚单”

  首席评论

  每天傍晚六时许,湖北襄阳市襄城区荆州街与东街交会处,车辆川流不息,路人熙熙攘攘。尽管斑马线上显示的是红灯,但不少行人熟视无睹,横穿马路向对面走去。人群中,一位老人不停地向那些闯红灯的行人90度深深鞠躬,面带微笑地友善提醒:为了您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多数路人被老人的行为所劝阻,自觉止步于斑马线外,但仍有一部分人,对老人以深度鞠躬的方式劝阻行人乱穿斑马线过马路的行为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1月5日新华网)

  近年来,各地都在治理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现象,乱穿马路的行人轻则被交警批评教育,重则被处以罚款,甚至还可能被记入个人信用档案。按理说,行人过马路闯红灯是一种违法行为,行人就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得到负面评价,可是,襄阳市的这位63岁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却要给乱穿马路的行人鞠躬行大礼,这种做法颇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以退为进的意味。

  面对乱穿马路的行人,有时候交警或者志愿者喊破了嗓子也收效甚微,而处罚则可能进一步引发行人的抵触情绪。相比之下,老人的鞠躬劝阻则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大多数违章路人止步于斑马线外或者退了回去。这说明,老人的90度鞠躬是一份最动人的“文明罚单”,它触及了人心中的羞愧开关,进而产生了感染力和劝诫教育作用,提升了城市交通文明,维护了交通秩序。

  然而,“鞠躬罚单”却是不可复制的,因为,让所有的交通秩序管理者都向违法行人鞠躬或者施以其它礼节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法治伦理。可以复制的是“鞠躬罚单”的启发功能和教育功能。其他交通秩序的管理者、引导者固然不需要向乱穿马路的行人鞠躬,但是在劝诫、管理时能不能更有礼貌?能不能更人性化?能不能采取更易被行人接受的方式?能不能想办法触及更多人的灵魂?让更多的违法行人产生羞愧感?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其实,老人的“鞠躬罚单”不仅仅针对襄阳市的那些违法行人,而是针对所有人——如果你乱穿马路,或者有乱穿马路的倾向,看到新闻中这样一位花甲老人鞠躬90度的画面,你作何感想呢?会脸红吗?会自责吗?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鞠躬罚单”中读出规则意识和交通文明。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