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一套公租房有多难?答案是——至少需办7个证等90天。日前,记者在广东佛山、东莞等地采访时发现,繁琐耗时的行政审批流程,令大量公租房的需求者只能望洋兴叹。(1月2日《新京报》)
申请一套公租房手续之繁琐、用时之长,以至于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不得不舍近求远,去租农民的自建房,这一方面再次证明办证难、办事难这个老问题,另一方面则说明在公共政策领域,形式主义作风是多么严重。
公租房变“空租房”,一项初衷良好的公共福利政策究竟如何在现实中变形异化的? 可以理解,有关部门设置如此繁琐的申请程序,是为了保障政策的严密性和公平性,防止有人钻政策空子。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而且很多。但凡事有个度,不能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也一起倒掉,制度门槛太高的话,确实能防住钻空子的人,但是也把真正需要公租房的人挡在了门外,这就是因噎废食、本末倒置了。
“空租房”折射出的是公共福利政策的空心化。现实中,很多公共政策都是这样,要么在制度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出台过于草率,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甚至成为少数人的特权福利,要么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所谓的公平,牺牲了效率和操作性,把制度设计得几乎不近人情,最后成了一个只供观赏的花瓶政策。享受不到的福利就不叫福利,无法执行的政策就不叫政策,说到底,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是把本来属于政策部门的监管职责,通过层层的制度障碍转嫁给了普通民众,让民众为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