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让权力有底,让言论有限

自言

2013年08月11日21:3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从未有过一种工具,能让全民爱不释手;也从未有过一个平台,能让众民人声鼎沸。今日,我们与其说网民喜欢信息化下的便利生活,倒不如说网民更享受互联网的无拘束生活。因为,无拘束下隐藏着权力的极大化与责任的极小化。网络名人们提出的“七条底线”正是让“权力与责任对等”。

网络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破解了传统社会的权力影响方式。传统的权力传递基本是依据线性自上而下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权力的能量被逐步分解。因此,越是位于低层的受体,权力能量越小,越不具有对权力上层的影响力。网络出现后将权力的线性传播转化为网络转播。每一个网民成为网络中的节点,既是权力的受体,也是权力的载体。节点与节点之间,不是权力的接受和服从,而是相互传递和影响。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网络已日益成为公众参政议政,影响公共决策和实现诉求的平台。网络解构权力影响形式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虽能延伸公民权力,但没有责任的权力,则一定会表现出强权和暴力。近年来,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影响着网络乃至现实社会秩序。一些因愤怒冲动而引发的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也在肆意践踏着个人权利。更不用说,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个人借用网络中改变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从中渔利。

无法制底线,只谈权力不谈义务;无道德底线,只重行为不重结果;无国家利益底线,只讲人权不讲国权;无真实底线,只看轰动效果不看危害效应。这种无拘无束的网络行为已成为破坏网络健康的一种顽疾。改变此现状一方面要加快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进程,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我国网民的法治道德意识。因为相对于外化的强制力,内省的约束力才为根本。网络名人、微博大V,无疑在网络社会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话语不仅能鼓动人,而且还能左右人的思想。越是无责任的言论,破坏力也越强。因此,共守“七条底线”首先应成为网络名人的行为原则。但在权力传播网络化的今天,每一个言论都有影响力,每一个言论也都有掀起网络风浪的可能。权力与责任对等更应成为全社会网民的行为准则。

让网络权力有底,让网络言论有限。愿网络名人如此,网络草根亦然。

分享到:
(责编:苏楠、孝金波)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